說《史記》(11)||歷經(jīng)五朝終不悔

太子太丁不僅沒來得及享受君王待遇,甚至是比商湯去世的還早,命運真的是好神奇啊!商朝很快來到了第二代君主,這個就是前面說過的商湯的二兒子,太丁的弟弟外丙,據(jù)記載,商湯有三個兒子,太丁,外丙和中壬。一般的傳位法則是長子,長子如果不行就是次子,次子有問題才會輪到第三個。那要是長子不行直接傳給老三行不行?肯定不行,沒有這規(guī)矩,這叫亂了朝綱,不符合世襲制的規(guī)則。也有一說是商朝實行的是兄終弟及制度。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現(xiàn)在商朝來到了外丙的時代,伊尹,仲虺繼續(xù)輔政,外丙也不是當最高指揮者的命,在位三年就病逝了。傳位給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商湯的第三個兒子中壬,這也佐證了兄終弟及制這個說法,具體的傳位方式還有待考證,史學界比較認可的商朝傳位制度就是兄終弟及制。就這樣,很快來到了第三代君主,中壬繼位后,還是伊尹,仲虺兩位高級輔助幫助治理國家,實行仁政,深得民心,國家也是日益昌盛。只可惜中壬也是英年早逝,在位四年就病逝了。也難怪,當時的醫(yī)療條件實在是太落后了,有可能一場感冒就能引發(fā)許多并發(fā)癥,沒有個強壯的體格都不能當君主。也可能商湯這個屬于遺傳,要不然怎么三兄弟都驚人的一致。

在中壬之后就是太丁的兒子太甲,因為太甲是商湯的嫡長孫,由于他爹雖貴為太子,卻一天的君主都沒有當過,所以后來由伊尹做主,推選他繼位。這樣做合情合理,伊尹也是有自己的想法,貴為三朝元老,這個斜杠青年說的話還是很有份量的。就這么著,太甲登上了王位,一腔熱血投入到治理國家之中,準備指點江山,大干一場。剛開始干的挺好的,一個是因為初登帝位,積極熱血,第二是因為有伊尹和仲虺兩個高級輔助。并且伊尹還專門作了兩篇文章《肆命》和《祖后》來專門指導太甲治理國家,可以說是國家教科書,太甲也尊崇這樣的思想,干的非常好。至于仲虺,我估計在太甲時期應該已經(jīng)死了,古人只記載了他輔佐商湯成就霸業(yè),可是后面的記載卻非常少,幾乎沒有,而仲虺死后據(jù)說化身成為了捉鬼的鐘馗,這個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甲、丙、丁、壬。后面還有戊、庚這些。有沒有發(fā)現(xiàn)商朝的名字都是用天干地支來命名的?天干地支起源于黃帝時期,在商朝用作了國君的名字,我想,這應該是伊尹的想法,他極為推崇黃帝思想,也更加證明了他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伊尹輔佐太甲的前兩年都很好,君主也聽話,他也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盡力輔佐。可惜太甲在位兩年之后,也就是第三年開始,突然間腦子短路了,也不聽話了,不看教科書了。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天子啊,在地面上就他自己最大,于是隨便發(fā)號施令,暴虐百姓,破壞了湯制定的法規(guī)。伊尹這個時候站出來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從炎黃二帝講到他的爺爺是如何勤理朝政,讓百姓安居樂業(yè)的。可是他哪里還聽得進去啊!于是伊尹大手一揮,你給我滾,老子也當當這君主。

伊尹當時應該是權(quán)傾朝野的這么一位人物,要不然趕走君主這事兒根本就做不到,也可以看到整個商朝在那個年代應該是很認可伊尹的,不愧為最牛逼的斜杠青年啊!現(xiàn)在應該是斜杠中年了。那么伊尹把太甲趕到哪里了呢?就在他爺爺商湯的墓地附近,讓他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伊尹看到朝中無人,但是君主沒死,只是犯了錯誤,也不能選個接班人直接上臺啊!所以就自己當了君主,管理國家。伊尹應該再加上一個標簽,商朝君主。就這樣過了三年,伊尹看到太甲反省的也不錯,并且認為他能夠重新治理好國家,于是帶領(lǐng)一幫文臣武將去把太甲接了回來,重新讓太甲執(zhí)掌大權(quán),坐上君主之位。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歷史上把這一個故事叫做“伊尹放太甲”,這也是整個商朝的一件大事。太甲回歸以后,把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都放到了一邊,深刻認識到了如果不好好干,隨時會被趕下去的。所以勤政修德,按照商湯時期管理經(jīng)驗做事,聽大臣們的良言良策,從朝政到百姓的生活都治理的井井有條,自此,商朝進去了一個繁榮穩(wěn)定的發(fā)展時期。伊尹認為太甲做的很好,得獎勵,于是寫了一篇《太甲訓》歌頌他,在史書《尚書》有原文記載。據(jù)說俗語“天作孽,尤可補。自作孽,不可活。”就是出自于《太甲訓》。

太甲在位二十三年之后逝世,也有說是三十二年或者三十三年。因為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現(xiàn)在一般都認為是二十三年,然后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沃丁。在沃丁八年的時候,伊尹這位五朝老臣,身上一堆標簽的斜杠老年人去世了,沃丁用天子葬禮的高度對待這位給他們國家做出無數(shù)重大貢獻的老人,并且葬在了他們家祖墳附近。可以看到伊尹對于商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缺少了這么一位強力的輔助,商朝會不會繼續(xù)強大下去呢?

往期精彩回顧:說《史記》(10)||改朝換代百業(yè)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伊尹,姓伊,一說名摯,小名阿衡。生于公元前18世紀末至公元前l(fā)7世紀初,夏朝末年空桑(今河南杞縣)人,以伊為氏。伊...
    石竹閱讀 832評論 1 2
  • 商朝有兩種繼位制度,一種是兄終弟及制,也就是說長兄去世,他的兄弟繼位,還有就是世襲制,也就是嫡長子繼承制。為什么中...
    李知一二閱讀 1,080評論 0 2
  • 初次見面 請多關(guān)照 第一次用簡書編輯文字 這是最簡潔的文字編輯器 「簡書」作為一款「寫作軟件」在誕生之初就支持了 ...
    付偉的輕描淡寫閱讀 432評論 0 0
  • 這個夏天 雨季似乎來的有點晚 窗外正下著雨 生活和往常一樣 詩歌已寫一堆 大地上的莊稼正等待雨水的澆灌 天空上大雁...
    一青雜記閱讀 120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