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這里是曲奇。這是基本要素篇的第五篇。鴻溝。嗯……我之前講了一篇套路概述之后,又回來講基本要素篇了。這是為什么呢……?
這次不是因為我任性啦,是因為我在做分析的時候發現,鴻溝這個基本要素,對于套路篇還是挺重要的。所以趕快回來先講一下。
于是,下面是鴻溝部分的第一點,什么是鴻溝。
一、什么是鴻溝。
鴻溝這個詞,依然是來自我們的指定教科書《故事》這本書。雖然我自己做了一些改動,但整體意思還是差不多的。
鴻溝就是說啊,一個主人公,在追尋一個目標的時候。他會采取一個行動。當他做了這個行動的時候,會希望世界按照他所期望的來做。但是這個客觀世界啊,偏不!實際發生的事情,要么與他的期望大相徑庭,要么比他期望的反應更加強烈,要么兩者兼有。他的期望,和實際發生的事情之間裂開的,就是鴻溝。
簡單說的就是,我高考很努力,想要考個六百多分,結果實際卻考了五百分。五百和六百分之間的那一百分,就是那個鴻溝。那如果我想考六百分最終考了七百分呢……?那也同樣,依然是有一百分的鴻溝。
嗯……有期待,客觀世界給予不同的反饋。這個聽起來倒是很像是沖突對不對。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我在沖突那篇講過的,沖突的組成部分就是期望+阻礙嘛。
那鴻溝和沖突有什么不同呢?在我的分類里面,沖突是事件層面的。是用來分析一個比較大的場景的。而鴻溝,則是節拍層面的……糟,我忽然想起來我還沒有講節奏,也就沒還講到節拍了。唔……那就先簡單的理解一下,節拍大概就是動作。意思是,主人公在一個大事件里,會有一個總體的沖突。阻礙他達成自己的終極目標。但是他每做一個動作,世界都會裂開一個鴻溝。
比如說我要殺一個人,而他很難殺。這是一個沖突。但我砍向他的每一刀,都會裂開一個鴻溝。
嗯……好像說得有些抽象了。不過沒關系,現在聽不懂的話。之后還有案例分析,到那里應該就很容易懂了。簡而言之,沖突是用于分析事件的,而鴻溝是用來判斷節拍,或者說動作的。
二、鴻溝的作用
說完什么是鴻溝之后,現在來說說,鴻溝到底有什么用。
在《故事》這本書里面,鴻溝的地位非常高。我其實提到過很多遍,《故事》這本書的全名叫《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而里面所說的材質,故事的材質就是指鴻溝。意思是,鴻溝是制作故事的,最基本的材料。
鴻溝下面的副標題寫著,故事產生于主觀領域與客觀領域的交接之地。也就是說,鴻溝是一個故事的必要組成部分。
當然,這么說還是太抽象了。下面來具體一點的說說鴻溝的作用。
首先,鴻溝會讓故事變得趣味盎然。其實鴻溝這個東西,跟《就貓咪》里說的意外差不多。都是很能吸引人注意力的東西。下面我們來看《故事》里面的例子。
比如說,在生活中,我找不到隔壁老王的電話了。嗯……然后我就打給我們共同的朋友,原諒先生。我的期望,就是原諒先生告訴了我號碼。而生活中,很有可能事情就是這么發生的。原諒先生接到電話,說“沒問題”。告訴了我號碼。然后我們友好的掛掉電話。這件事結束。輕松,平淡,沒有鴻溝。
然而,在一個故事里面。沒有鴻溝就不成故事。所以在我期望原諒先生告訴我號碼的時候。然而現實裂開了一道大鴻溝。我說:“對不起打擾你了,我找不到隔壁老王的電話了,你能不能……”
然后原諒先生大叫道:“隔壁老王?!隔壁老王???!你竟敢跟我要他的電話!!”說完,啪的一聲掛掉了電話。
emmmm……生活就變得趣味盎然了起來。
嘛,當然,《故事》里面的例子不是這樣的,我隨手改了一下。不過大致上就是這個意思。反正,鴻溝裂開了,事情變得有趣了。你的故事,就更像是一個故事了。
然后,鴻溝的第二個作用,和沖突一樣。是激發人物行動,引出接下來的情節。
這個部分其實我講過了,只是層面不同而已。所以我就簡略的講一下。簡單來說,就是人物追尋一樣東西,只會用最保守的方式去做,比如他要抓一只兔子,兔子就在他前面一步遠。所以他往前跑了一步,希望抓住那只兔子。但世界裂開了鴻溝,兔子往旁邊蹦了一下。這就激發需要激發他的下一步動作——往旁邊跑。嗯……這一點,在下面的案例分析會看得更加清楚。
三、案例分析。
嗯……第三點,我們跟著這本教科書,來詳細的分析一個案例。說起來,這還真是手把手的來教了啊……幸好這一節的內容比較少。有時間這么講,不然……一節課就要長得離譜了。
下面,這是一個劇本分析。被稱為電影中寫得最好的,最著名場景之一。就是羅伯特唐尼的劇本《唐人街》第二幕高潮。嗯……當然會是簡化版。因為時間不太夠。
首先來介紹一下出場的人物。
一個私人偵探吉提斯,啊……我對外國名字過敏,所以下面我們稱他為阿凡提。啊呸,稱他為小吉。
小吉一直在調查一個命案,一個叫馬爾雷的男人,嗯,小雷死掉了。他懷疑的兇手兩個,一個是小雷的岳父,覺得他可能是為了政治權力和財富殺了小雷。一個是小雷的妻子,可能是妻子發現了小雷的出軌,一怒之下把小雷好船了。
而且他在之前,發現了兩個疑點。一個是小雷的妻子身邊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的女人,叫做凱瑟琳。她似乎被小雷的妻子囚禁了。這位偵探覺得凱瑟琳可能是因為目擊了什么而被囚禁的。另一個線索,是小雷妻子住過的別墅的游泳池里面,出現了像是小雷的眼鏡。于是他覺得兇手就是小雷的妻子。于是他要去找小雷的妻子對峙。
第二個人,伊芙琳,嗯……這名字還比較好聽。她是小雷的妻子。她在提到自己的丈夫,父親和那個神秘女人的時候,都顯得心事重重。可見是一個有秘密的女人。嗯,她似乎對私人偵探小吉很有好感。在之前的場景里,他們還在調查過程中患難見真情,圈圈叉叉了。而面對私人偵探小吉的對峙,她想要做的事隱藏好秘密并逃跑。
第三個人,卡恩,是小雷妻子伊芙琳的男仆和保鏢,想要做的就是保護伊芙琳。
第四個人,凱瑟琳。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害羞姑娘,在這個場景里就只想著服從小雷的妻子伊芙琳。
好,現在對峙的事件開始。
首先是私人偵探小吉敲門。
這個時候,想要對峙的小吉,想要的是什么?他想要立刻見到伊芙琳,好跟她盤問清楚。他已經怒火中燒,一刻都不能等了。最好來開門的,就是伊芙琳。
但是現實裂開了一個鴻溝,卡恩,就是伊芙琳的保鏢,來開門了。
卡恩說:你等等。
這個時候,卡恩作為保鏢,想要的是保護伊芙琳。不讓小吉去打擾他。最好直接把他打發走。最次呢,說了你等等之后,小吉就能乖乖的在原地等著。
但是現實又裂開了一個鴻溝。
小吉說:藍開,撲街!(哈哈哈哈這么說感覺好奇怪啊,其實我會說白話的,但是不太會罵人。大概這兩句的意思是,滾開,混蛋。正確的念法是……)嗯,回歸正題,小吉把保鏢卡恩推到一邊,然后擠進了屋內。然后抬起眼就看到了伊芙琳。
這個時候場景中出現了三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期望和鴻溝。這就是編劇最厲害的地方了。
卡恩作為保鏢,想立刻把小吉趕出去。免得驚擾了自己的主人。
小吉想要盡快跟伊芙琳對峙,希望伊芙琳在鐵證之下,被迫說出真相。然后他的案子就結束了。
而伊芙琳,想要逃跑,希望得到小吉的幫助。
首先,是保鏢希望一直在場保護自己的主人。但是伊芙琳示意他離開。
世界裂開了鴻溝。他不得已的離開了。
然后伊芙琳說:你好嗎?我一直在給你打電話。
希望得到友好的回答。并且能夠隱藏自己的秘密。
但是世界裂開了一個鴻溝,小吉不買賬,直接問:“那個姑娘在哪?”
伊芙琳只得假裝平靜,說:“在樓上,怎么了。”
小吉:“我要見她。”
伊芙琳:“她正在洗澡……你為什么要見她?”
小吉希望伊芙琳早點承認,但伊芙琳一直在推脫。這是世界裂開的鴻溝。于是他不耐煩的拿起電話,打給了警察。
這對伊芙琳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鴻溝。因為她想逃跑,但是小吉卻要叫警察來。
伊芙琳:你為什么要這么干?!
伊芙琳希望知道小吉為什么這么干。
小吉:這是我在你后院的魚池找到的,這是你丈夫的,對不對?
伊芙琳一片茫然……想要搞清楚事情,但是事實就是她完全聽不懂小吉的話,“我不知道,也許吧。”
而小吉拿出了證據,本以為伊芙琳會立刻招供,但是鴻溝出現了,伊芙琳顯得很茫然。
小吉跳起來:肯定是他!他就是在那里淹死的!
伊芙琳震驚:在家里?!什么?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小吉:住口!我也不再為難你了,你當時怒火中燒,跟他打起來了。他摔倒了,碰到了腦袋。這只是個意外,但是那個女孩是目擊證人,你沒有膽量傷害她,只能把她囚禁起來,對不對?
小吉說出了自己的推理過程。伊芙琳想要弄懂發生什么的期望滿足了,一個鴻溝轟的閉合。但另一個鴻溝更加深刻的出現了——小吉覺得是她殺了丈夫,她要被冤枉了。
伊芙琳:不是!
小吉: 那那個女人是誰?別胡扯說她是你妹妹了,你根本就沒有妹妹!
伊芙琳的又一條鴻溝裂開了。她希望保住秘密,但現在小吉質問她那個女人凱瑟琳是誰……
伊芙琳:她……她是我女兒。
小吉希望得到真相,但聽了這個答案,覺得又是謊言。一個鴻溝裂開了。為了逼迫伊芙琳說真話,他一揮手打了伊芙琳一個耳光。
伊芙琳的鴻溝……這個時候鴻溝已經多得遍體鱗傷了吧……不想說出真相,被迫說出來。希望說出來之后被善待,又被打了耳光。希望逃跑,又被堵在了這里。希望小吉幫她,但小吉對她卻那么的不客氣。
然后……我們分析到這里就差不多了。但是為了……嗯,不吊人胃口,我把后面的減縮版也放出來。
小吉:我要你說真話。
伊芙琳:她是我妹妹……
小吉又是一記耳光
伊芙琳:她是我女兒……
更加沉重的耳光。
伊芙琳:是我妹妹………是我女兒。
小吉:我要你說真話。
伊芙琳:……她是我妹妹,也是我女兒!我父親和我……明白嗎……?
小吉:那個狗雜種……是他強奸了你?
伊芙琳:……不。
好,這個案例分析到此為止。
四、我們要怎么使用鴻溝。
好了,于是現在來到第四點,我們了解了鴻溝之后,應該怎么去用呢?首先,當我們在分析一個文本的時候,大層面用事件的分析方法來分析。但是細節部分,節拍的層面,要用鴻溝的方式去分析。有了上面這個案例,大家應該已經知道怎么分析了吧?就是這么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去分析鴻溝。
第二點,就是在你自己寫文的時候。要注意每個人物的期望,用各種方式,各種手段去鑿開那個鴻溝。而且視角也不是要鎖在一個人物身上,而是要進入所有人物的內心。發現他們的期望,然后用現實給他們撕開鴻溝。
當一個人物預期著世界給出特定的反應的時候,這個事情絕對不能發生。作家要問自己,這個反應的對立面是什么。
比如說小吉敲門,期望被請進門,或者立刻見到伊芙琳。但卻被擋住了。
如果你寫了一個節拍,人物走到門前敲門,結果被禮貌的請進門……用《故事》里面的說法是,這一節拍很可能永遠見不到銀幕之光。就算導演魚唇的把它拍了出來,任何剪輯人員也會立刻把它剪掉扔進垃圾桶,然后跟導演說:“老張啊,這八秒鐘全是死的,他敲了門,門居然真的為他打開了?這不行,我們必須剪到沙發處,這才是真正的第一個節拍。”
當然網絡小說,并不像是電影那么苛刻。但是這種鴻溝的思維方式,絕對是有益的。會幫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意外,很更加生動的故事。
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總是關注在你主角的期待。場景中的所有人物,都有可能裂開鴻溝。甚至不在場景中的,也可以裂開鴻溝。甚至的甚至,不在你故事里面的,也可以裂開鴻溝。比如說……讀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