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sir說】
一個沖動的決定(早起五分鐘的決定),又是一個有了長期積累的決定。
這兩年來,我一直以各種方式受企業之邀,以第三方身份在不同企業內做個體咨詢,并向企業諫言人力資源的管理,有時候甚至是每周固定時間常駐一家企業。
于是,就有了很多從組織和管理者視角的案例積累,我嘗試做一些整理,分享給大家,希望對于組織和管理者都有價值,也希望讀者朋友們有更多的反饋。
專欄“管理者的生涯領導力”,每周一文,不見不散。
?01別把下屬當棋子
大羅是一個爽快人,快人快語,做事干練。我和他已經連續做過五六次咨詢了,每周一次,不管多忙,只要我到他們公司來,他就一定約我。
在他們公司,我有一間專門的小辦公室用來做咨詢。辦公室裝修簡單,清淡素雅,三張淺灰色的沙發,一張圓桌,桌上放了水筆、茶品,一進來,就讓我覺得很舒服。
大羅的咨詢時間是在下午兩點,午休一結束,他就過來?!摆w老師,來得很早?。 贝罅_和我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怎么樣?最近工作還不錯吧?”我也寒暄著。
“嗯,我也正要匯報呢?!贝罅_喝了口水,“我在三個地方都有了提升。一個是和一位在專業上不錯,但是為人孤僻傲嬌的員工進行了溝通,效果不錯。第二個是對團隊進行了分塊管理,工作邏輯更加清晰了。再有就是我自己調整了時間管理,現在不再焦慮了?!?/p>
“來,詳細說說看,那個專業傲嬌的同事是怎么回事?”我和大羅開始聊起了他最近的工作。一件事一件事聊下來,我發現大羅在管理方面最近有很多成長,我也把這樣的發現告訴他了。
“嗯,我也覺得自己有成長。”大羅不客氣地笑了笑,“這源于我最近管理意識的調整?!?/p>
“哦?說說看,你的管理意識做了些什么調整?”我好奇道。
“是這樣的,前幾次我和你做的咨詢都指向我的一種不切實際的管理意識,我總希望每個人成員都不要掉隊,希望大家都能持續成長,我們能夠走得一起遠一些。后來我們經過幾次咨詢,我發現,每個人其實有不同的目標,也有不同的能力與優勢。所以,處于合作的出發點,團隊也是需要不斷更新的,有些人可能需要出局,有些人需要調整,或升職,或調任,或降職。”大羅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嗯,挺好的,這說明我們之前關于團隊成員生涯發展輔導的話題探討起了作用?!蔽腋吲d地做。
“趙老師,我有一個比較緊急的問題需要在這次咨詢中解決。”大羅很著急地切換了話題。
“好的,那你說說看。”我示意他講下去。
“是這樣的,我要和一個員工談降級?!贝罅_做了個吞咽動作,“這個員工比較敏感,也比較容易情緒化,關鍵是,他的專業水平還可以,我之前也一直對他是比較關注的態度,這次要談降級了,我就有些犯難了?!?/p>
我問大羅,“說說你要給他降級的原因?”
“團隊的業務方向發生了變化,我在做組織的調整,這個同學的組織能力不太好,人際溝通能力也有問題,可能適應不了這次變化。”大羅回應道。
“就是說,組織發生變化,個人能力不能匹配新職位的要求?!蔽铱偨Y說。
“是的,另外,現在正在招聘的一個新人中有一個這方面能力比較強的,下周入職?!贝罅_補充道。
“就是說,有了更合適的人選?!蔽依^續總結到。
“是的?!?/p>
“聽上去,這些理由很充分了,那么,你擔心什么?”我反過來問。
大羅沉吟了一下說,“我擔心,他自己不認同降級的結果,會產生情緒,而這樣的情緒還會影響到團隊的其他人。”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接著補充,“我很擔心我處理不好這樣的事情,把事情搞糟。就像是之前我調整團隊成員的工作內容,好心辦了壞事?!?/p>
大羅說的事情我是知道的,他出于團隊未來發展的考慮,給團隊成員們設計了一條未來更有前途的職業發展之路。關鍵點就是從舒適區走出來,提升能力,轉變工作內容,迎接可能的組織變革,從執行走向戰略策劃。但是效果并不好,甚至受到所有成員的一致反對。沒有辦法,半年之后,在企業的方向真正確定之后,他才重新招聘了幾個新人。
我想到了什么,問他:“大羅,你那次幫助員工設計發展路徑,有問過他們的想法和目標嗎?”
“沒有……”大羅回憶了一下。
“這次你有沒有把你對于團隊組織方向的調整和大家溝通過呢?”我又問了一個封閉的問題。
“也沒有?!?/p>
“所以說,你的擔心都還只是自己的擔心了?”“是的?!?/p>
我想我找到癥結了。
“你的問題需要從關系上來解決,你并沒有把你的同事當做合作者?!蔽铱吹酱罅_楞了一下,我繼續說,“你只是把下屬當做你的棋子,雖然你看上去并沒有什么私心,但是你一心想要追求的就是發展——企業的發展,團隊的發展,每個人的發展。”
大羅是個非常穩定的管理者,我的這些話并沒有讓他有絲毫的不悅,相反,他把上身向前傾了傾,伸出手托起了下巴。
我接著說,“于是,你就會越過每個人自己的意愿度、知情權和決策權,“自作主張”地為每個人設計路徑,然后也在為團隊設計路徑,只是,這次你遇到了個人接受度的障礙,兩難的發展問題,讓你不知該怎么辦了?!?/p>
大羅還只是點頭。
“就像剛開始你和我溝通的那個傲嬌專業同學的溝通問題,也是一樣的,大家是合作者,誰也不能為別人買單。不管你的出發點如何,你都沒有這樣的權利代替別人,何況,你怎么知道別人的想法呢?”
“哦,原來還是這個問題啊。”大羅有點恍然大悟了。
“所以,你需要進行你以為“好的”個人發展路徑設計之前,需要了解下大家的想法。在進行大家職位調整之前,你也需要讓大家知道未來的變化,以及需要的人才。我想,這樣做,大家會很容易理解的?!?/p>
在我看來,大羅在意識深處并沒有和大家建立起來真正的合作關系。表現在兩點:
1.大羅并沒有尊重到合作者的意見。作為合作者,一定是地位平等,分工不同。大羅沒有征求大家的意見,也沒聽到大家的想法,他的工作推進一定會引發收到制約。
2.大羅也沒有發揮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沒有和團隊成員溝通相關信息。作為合作者,大羅的身份要求他承擔戰略方向和決策的責任,同時應該適時和團隊溝通這些想法,這樣才能保證團隊基于同樣的信息認知進行工作。
我和他溝通這些的時候,大羅顯然是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他說,“趙老師,你說的對,非常準確。我知道該如何溝通了?!?/p>
“溝通的方法并不難,”我補充到,“怎么溝通,都是由意識所決定的。所以,即便這次溝通效果不好,也是之前的原因。至少,會安心了?!?/p>
大羅笑了笑,“我已經安心了?!?/p>
和下屬成為合作者,這已經不是一個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個體更加自由,選擇更加豐富,如果沒能在一份工作中拿到期待的價值,員工的消極倦怠或者黯然離開,都將是組織和個體雙輸的結局。
是合作者,就要找到自己在合作中的價值;是合作者,就要真誠溝通,發揮應有的作用。
贊賞語:有收獲,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