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有與人為師,有向牛人請教,有從書本學習,有向導師聽課,也有從失敗中學習。
古典說到要聯機學習,打造知識的晶體,才會把知識變成技能。
而我想說的是:一切的學習都應該是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改變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一年讀了五十本書,好象懂了很多道理,但工作該犯錯還犯錯,生活該馬虎還馬虎,沒有半點收獲。
聽了一大堆養育小孩子的書籍,掌握了一大堆的理論,但還是棍棒打壓,斥責孩子,沒有任何改變。
跟身邊高人請教了很多次,每次聽的時候都如小雞琢小米一樣,但轉過身該干嘛就干嘛,你講你的,我做我的。
聽了很多堂培訓課,培訓的時候如大腦開竅一般,感激涕零,象是遇到人生的貴人,可走出教室左耳進右耳出,當作做了一個夢。
學了這么多,聽了這么多,感動了這么多次,不能學以致用,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樣的學習有何用?
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你只是看起來很勤奮罷了。
功利性的學習,帶著目的去學習,以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為結果,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
工作上碰到問題,思考別人怎么解決問題了,向牛人導師求教后,要用到自己的場景中來,反復琢磨反復思考,最后是要解決自己工作上的問題。
跟人溝通不順,學了暴力溝通,就要想方設法地運用怎么和人溝通,怎么理解他人怎么換位思考,最終讓溝通順暢。
學了育兒理論,就要懂得孩子有天性,孩子只是你的復印件。想要教好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然后怎么激勵孩子,怎么跟孩子說,怎么聽孩子說。最終的結果要在實踐中改變自己,用行動影響孩子,教出真正有用的孩子。
學習不是你讀了多少書,知道了多少信息,漲了多少知識,而是你改變了多少?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沒有逐漸變好,你有沒有成長?
學習后思維與行為的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要讓學習真正變得用,要改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這樣的學習才值得花時間,耗精力去學習。
否則學了也是白學,還不如不學。
不讀死書,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學習,才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是真正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