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第一年,我在同學的推薦下看了一檔求職類節目,那個時候雖然對找工作還沒有什么明確的想法,但卻喜歡上了這檔節目。
通過這檔節目,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了解到了一些公司的情況,并且很欣賞其中的一個嘉賓老師。
從那以后就開始關注他,微博、微信都會關注他的信息,慢慢的我喜歡上了他的文字。
那個時候他也才畢業沒幾年,如今他已經是百萬暢銷書的作家了。看,他果然是我想成為的那種人,努力上進,陽光灑脫,即使內心慌張失措,也不會在臉上表現出來,在別人看來永遠是那么淡定。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內心對自己也有了那樣的期待,我知道自己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即便到現在我也沒有成為他那樣厲害的人,但是卻一直在努力。
現在想想,之所以那么欣賞和喜歡,是因為我總覺得他是一個永遠自帶陽光的人,永遠在黑暗中尋找光亮的地方。
黑暗,大概都是我們不喜歡的。就連詩人顧城都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可想我們都是渴望光明的人。
從小到大上學我爸媽都沒怎么管過我,也許那顆獨立好強的心芽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萌芽,到如今依然改不了。
為了尋找那一抹光亮,我在學習上開始刻苦努力,周末做完作業也會額外的多做幾套題,那個時候大家都流行買課外輔導書,比如在當時很火的倍數學習法,習題解等等,我舍不得買就借同學的看。
就這樣,我的成績在我們那個小地方還算比較好,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享受到這種甜頭之后,我更加開始把精力放到學習上。即使那個時候還不清楚學習到底是為了什么,只是單純的認為這種被人羨慕的感覺很好。
年少的時候,很多事都不知道做它有什么意義,除了義無反顧的做,也沒有別的什么想法,不會去考慮它于我們而言有什么重大的人生意義。
也許就是在這樣的一根筋的想法下,我們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我很享受那種走在學校被同學和老師熟知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覺得自己有一種被光照著的感覺,就像一摸陽光很自然的打到你身上,整個人都感覺暖洋洋的。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光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我在心里開始追隨它,即使它看不見摸不到。
進入社會以后發現,這個世界的黑暗多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承受能力之外,我開始慢慢發現,有些事就算你用盡全力也不一定能做成,有些人就算你付出所有努力也不一定能得到,有些傷害即使時過境遷也依然在心里清晰無比,無法痊愈……久而久之,都感覺自己活在一片黑暗之中,無法呼吸,連自己都看不到自己了。
如果這時候有一束光照進來,我們會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拼命往外跑,去尋找這束光的來源。
這些年,我一直告訴自己,無論多么糟糕,多么無力,多么迷茫糾結,只要迎著光,往前走,就一定會看到出路。
在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我都在內心這樣告訴自己,安慰自己,為自己打氣,不然我真的不知道上班這幾年的每個夜晚我是怎么過來的。
畢業上班的這幾年,工作的環境一直相對來說比較封閉,除了周圍的同事,也沒別的人,每天固定的地方,固定的人,時間長了似乎也會對這個世界失去耐心,可多虧如今網絡和交通的發達,讓這封閉的生活有了一處呼吸的開口。
我在同學的推薦和自己的摸索折騰之下,加入了一些讀書會和學習群,認識了一些優秀和有趣的人,我在他們的故事中吸取有益于我的經驗和營養,就這樣,也讓自己在不脫離這個社會的同時,讓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和期待。
我知道,他們都是一群閃著光,并且迎著光往前走的人。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那個迎著光,向前走的渺小的自己,默默的跟在他們后面,和他們保持著一致的步伐,感覺自己也不孤單。
經歷了世事的打磨和歷練,我開始明白,有時候深處黑暗抱怨,不如提燈前行,做一個自帶陽光和掌聲的人,在照耀別人的同時也能溫暖自己,這樣不好嗎?
這樣真的很有成就感。不信你可以試試,我就是這么做的。
雖然現在還不夠強大,不要緊,我知道,微光總有一天會匯聚成一束強大的光亮,在別人甚者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閃耀著熠熠光亮。
人間最美四月天,也許你在的地方此刻已經是春暖花開,陽光普照,而我所在的地方雖然花草也已開花發芽,可天氣依舊還不是很暖和,經過幾天的陰冷小雨,今天終于迎來了陽光明媚的一天,感覺整個人心情都開朗了,聽說未來幾天會持續升溫,恩,我期待著每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也希望你所在的城市每天都有個好天氣。
對了,在享受美好陽光的同時,不要忘了做一個迎著光,往前走的人,因為有一天也許你的光會照耀到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