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六的愚人節后,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清明節一個人在家假期,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上班,下班。起初是不適應的,感覺舍友隨時都可能回來,睡覺也是一個人睡在自己常睡的一角,另外一半空著。
清明節假期一個人也是哪里也不想去,吃飯也懶得出去。如果是舍友在家我想我肯定是假期起的早的,最積極的那位,而且會在她睡得差不多的時候,叫她趕緊起床,開始美好的一天。而現在呢,自己一個人卻什么也不想做。
人有時候可能真的需要自我治愈,通過沉默,發呆,看劇,聽歌,跳舞各種可以宣泄的方式。漸漸地會發現,心情越來越平和,對待人或事物能夠泰然處之,能夠寵辱不驚。
就拿睡覺來說,平時自己總是比舍友睡得晚,她十點睡,我每次都得十二點,或者更晚。其實,自己困嗎,困。也許自己在大學里和工作上的影響,自己睡覺總是很晚的那個,屬于那種越熬越精神的夜貓子,每次熬夜都會在起初給我帶來了靈感與驚喜。結果就是臉開始長痘痘,蠟黃,身體開始變得沉重,做事也變得緩慢,大腦也開始反應遲鈍。明明知道,熬夜會帶來很多壞處,可還是忍不住去熬一會兒。
自從舍友走之后,發現自己每次回來都異常疲憊,洗漱完畢后,呆一會兒,眼睛就已經撐不住了,任憑如何努力去掙扎,最后還是不行,于是這幾天都早早地發困,早早地關燈睡覺。
睡覺早的一個好處讓我驚訝與欣喜。俗話說,早睡早起。以前我一直不相信這句引用出自哪里,因為我恰恰相反,越是晚點睡覺,我越是醒的早。可最近幾天發現自己睡覺越來越早了,每天醒的也是越來越早,總是不到六點就醒了,再也睡不著了。第一天五點半就醒了。于是我想了想,如果每天早出門十來分鐘,是不是就不用每天那么緊張的趕路了,心情會不會更好一些。
于是緩了緩六點半就開始洗漱,收拾,然后比以前提前二十分鐘出了門,到達地鐵出站竟然也出奇的早,然后自己慢悠悠地去找一輛好的小黃車,騎著到了公司,哇,早了五分鐘,不過對我來說是一件值得再接再厲的事情。
于是第二天定的七點二十的鬧鐘,然后五點五十又醒了,睡不著了。想到離出門有兩個多小時可以利用,想到很多人早起就開始規劃這這一整天,于是自己也拿出了記事本,用筆迅速地寫下自己想去做的事情。第一,運動半小時,第一看書或者碼字半小時,聽廣播二十分,練習普通話十分鐘,然后開始收拾自己,收拾房間,出發上班。
拖延癥讓我原本的計劃實施途中,困難重重。
這一天早上我沒有運動,只看了幾頁書,然后就開始刷手機,然后就洗頭發,收拾,經過這一次,發現自己拖延癥很嚴重,但我選擇這次原諒自己,接下來的日子還很長,我有信心去贏得想要的早晨。
最后提醒伙伴們,一定要早睡早起啊。可能圖文不符,目的只有一個:緩解緩解看文章的你視覺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