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匯報,我們需要“結論先行”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自己說了很多,對方卻一頭霧水,不知道你說的重點/結論是什么。領導問您一件事,你事無巨細的匯報,卻沒有重點和結論,惹得領導不耐煩。這個其實和我們中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相關,我們喜歡先說事情的原因經過,先說一些話作為鋪墊,然后才導出結論。就像你朋友來找你,20分鐘的時間,他前18分鐘時間跟你聊天聊地,最后兩分鐘才說你借我點錢。但是在職場,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尤其是領導,對于領導來說,你想要表達觀點的結論或者事情的最后結果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結論先行“,這也是你職場力和語言表達力的體現。

我們一起來看李忠秋《結構思考力》的一個片段,來看看領導對于我們工作匯報時的心理活動。其實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表達方式。

個 個 個 個 個 個 個 個

看完這個片段,我想到一句話來概括:想要讓領導抓住重點,“結論先行”是關鍵。為什么說結論先行是關鍵,這里有三個理由:

1.“結論先行”,會讓領導第一時間抓住我們要表達的核心內容,消滅他“不耐煩”。

2.“結論先行”,避免了中國人的先鋪墊后結論的習慣,直接拋出結論,從而提高溝通效率。

3.“結論先行”,開門見山就拋出我們的結論,然后闡述支持觀點的細節/事實/理由做支撐,會讓我們的表達更有說服力

結論:所以想要讓領導抓住重點,“結論先行”是關鍵。

how:??那怎么做呢?分三步:

第一步,結論先行,表明觀點;

第二步,依次闡述支持你的觀點的要點;

第三步:再一次總結你的觀點。就是“總-分-總”三步驟。

這個片段也讓我回憶起了我匯報工作時”讓領導不耐煩“的案例。

我是做醫療器械銷售的。今年4月份,我們團隊來了一個新上司,大家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廣州辦事處匯報工作。我匯報的時候,一會兒匯報大客戶的情況,一會兒匯報國家政策情況,一會兒匯報病人情況,沒等我說完,我的領導就打斷我了“你到底想要表達什么?”

我沒有運用“結論先行”這樣有邏輯的表達方式去匯報,不僅引起了我上司的不耐煩,而且我丟失的是上司對我工作能力的肯定,以及良好的第一印象。這個就是關于”讓領導不耐煩“的親身體驗。

現在,我看到了這個片段,回想到當時的匯報情況,我在想如果我用這個結構,我可以這樣去匯報:

那么,我的上司會第一時間把握我的觀點,而我也呈現了一個干練、有邏輯的自己。

“結論先行”尤其適用于工作匯報,工作匯報是我們工作成果的展現,既然我們在工作上花費了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更需要借助方法,讓領導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工作內容進度,讓領導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想法,讓領導對我們刮目相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