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風中賞雪? ? 雨中賞花
? ? ? ? 喜怒哀樂? ? 不用計較
? ? ? ? ? ? ? ? ? ? -----鄧麗君《漫步人生路》
大學畢業,糾結著杭州還是上海的自己,順著西湖,沿著京杭大運河,定居上海。
1 上海、張愛玲
第一次讀張愛玲,便愛上她。都說有些事和人,遇見就變成了喜歡,然后化作心底的念念不忘。
腦子里都是,華燈初上,深夜的海上花,演繹著另一種富麗堂皇,就像貴婦人于午夜圓舞曲過后的散發的矜持和典雅!
所以,上海是“不夜城”。夜——上海,只屬于它!
淮海路,永遠人來人往,放一份有意向或者沒有目的的心情流連于其中,接二連三;徐家匯、陸家嘴同樣復制了這份都市的繁華,抬頭望視野之上的高樓大廈,氣息的磁場讓人有了一股沖動的牽掛。讀大學的時候喜歡靠著黃浦江吹吹外灘的風,以為那樣很拉風,后來才知道,原來自己就是“外地人歡喜外灘,上海寧伐去外灘”的那個外地人。
2、上海的夜
上海的夜,朦朧夾雜擁擠,也許擁擠的人群、車流,鮮有一份清澈和透亮。
月色,總在上海的夜空斂著光華。
杭州的夜晚,月色是一種鋪天蓋地的淹沒,讓人陶醉于這久違的快感,一如西湖那般秀美。
許多的事,只能叫做過去,叫做經歷,無法成為其生活。生活說白了,便是一種永無休止的重復,不停。喜怒哀樂,彼此交錯。就像弄堂里的人家——買汰燒。特別喜歡聽那些老阿姨們哇啦哇啦地用上海話討價還價“幾甸?”“太巨!”頗有煙火氣。
過了三十歲,便會常常想起杭州。踩著月色散步、聽著雨聲入睡,小橋流水人家便是杭州。在上海,機場、高鐵、地鐵、高架、自駕,不停地來回穿梭……從杭州到上海的滬杭高速,一路上可以看見山丘,阡陌稻田,果園莊稼,還有各式各樣的庭院,各種風格的建筑。上海,燈火通明、生生不息。
3、愛情
杭州的月光與上海的月光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相距幾里路,相距不遠的月光,不是依然在一個世界嗎?
忙碌的夜晚多了,幽寒的彎月高了,那鋼筋水泥的城市太多嘈雜。心緒開始不安分,只怪月色太撩人。
上海,霓虹閃爍,我在真實與虛擬的月光中睡眠,遙遠的年代從月光的陰影中漸漸涌動,覆蓋過我的頭頂。還有那個扎著馬尾的孩子,瞪著眼叫囂:“我才不怕!”隨后的寂靜,緊接著并肩走過那條路--坑坑洼洼。
那晚的月,不是秦時月,不是從關山來,是柳永酒醒楊柳岸,搖一只漿櫓從西湖悠悠駛來。清清柔柔,瀟瀟灑灑,橫貫中天,只留渺渺清朗,一半天上,一半人間。
哦,上海的月,是愛情。
4、上海、上海
上海的月,最得風情,知人寂寞,遣來小風一絲,撫我心苦。
那棵常常被我忽略的白玉蘭,此刻于月色的融化下散發著神秘的香氣,以及忘不掉的人和事。南京路和淮海路之間,衡山路和虹橋之間,人們太匆匆。生命中那些詩意盎然的晶瑩月色竟被我們一年一年的悄悄滑落,誰不是如此?
月,在上海的夜空輕輕的墜落,墜落在依然有些渾濁的蘇州河里。于這清泫渾濁的交替里,心也凌亂不堪。渴求一份平靜與淡然。
對月,仰俯之間,問嬋娟,潮起潮落,月月知為誰圓?上海的月,還是這樣的模糊不清。
上海,上海!
如汪峰的《北京,北京》,還在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