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應用日日談-大黃(4)20171122

黃國健《單方應用大全》單方一味氣死名醫


16. 咯血

郭某某,男,45歲,工人。1982年1月29日初診。反復咯血2年,每次咯血約200毫升(西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癥),血色先紫后鮮,咳嗽聲嘶,胸痛胸悶,心煩易怒,大便輕度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澀而數。

大黃(酒炒)18克,煎服2劑,腸鳴腹痛,大便2次,咳嗽胸痛頓減,繼進1劑,咯血止,年余未復發。〔金松壽.河北中醫.1984;(2):31.〕

【按語】中醫認為大黃有清熱瀉火,止血之功。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大黃所含大黃酚是其止血的主要成分,其作用機理如前所述,故本案運用大黃止咯血能取得較好療效。大凡血證概而言之分虛實兩端,實者為火所迫,血液不能循常道而外溢,治療宜清火降氣。大黃苦寒有通腑清熱之功,使火邪從下而去,猶如釜底抽薪,故大黃是治療各種實證出血的常用藥。除用于咯血外,亦常用于治療鼻衄等。用大黃止血,大便干結非為必要指征,大便不秘也可用(如酒制大黃等)。大黃止血的另一長處是,它能“止血不留瘀,瘀去新血生,”無論新,舊出血均可用之。

17. 指甲珊瑚

浙有士人,一指忽痛,指甲間生一珊瑚,高二寸,血色,氣縷成海市人物,城郭樓臺,醫謂火所致,服以大黃始愈。故曰:暴病多火,怪病多痰,醫者不可不知也。〔歷代筆記醫事別錄:35.〕

18. 小兒不乳

朱某某,男。于1990年4月20日初診。其父代訴:生后1天,不吮乳,啼哭不已,煩躁不寧,腹脹,大便未解,口腔檢查無異常。證由胎糞不下,穢熱郁結腸胃所致。治以通腑泄熱。予下方治療,當天下午解下稀熱臭大便,諸癥消失,吃乳正常。

治療方法:生大黃10克,生甘草20克,開水浸泡取汁,少量分次數喂下,1日后即能吮乳。〔秦亮.國醫論壇.1992;31(1):35.〕

【按語】新生兒不乳多為胎毒積熱所致,予大黃浸泡少量頻服能瀉下腸胃中瘀熱胎毒,故小兒藥后自能吮乳。又民間有以黃連浸泡內服,清小兒胎毒之法,亦為良方。用大黃或黃連清小兒胎毒,均宜中病即止,不可過服久服。

19. 小兒高燒

王某某,女,1歲。1989年1月29日以高熱入院。入院時體溫40.3℃,患兒煩躁,面色潮紅,呼吸急迫。即按下法保留灌腸。40分鐘后測體溫39℃,2小時后37.8℃,精神轉佳。配合其他療法,于3日后痊愈出院。

治療方法:取大黃洗凈,加沸水中浸泡30分鐘,取溫熱適中浸汁液,選擇細肛管,先清水清潔灌腸1次,再行藥物灌腸。灌腸時臀部墊高5厘米,插管深度為7-10厘米,肛管拔出后迅速按揉肛門片刻,以利藥物存留,灌腸后臥床半小時。〔陳亞秀,等.吉林中醫藥.1989;(6):14.〕

20. 小兒便秘

王某某,男,10個月大。大便干燥如羊糞10天,現發熱腹脹,不欲進乳食,小便短赤,有時嘔吐,哭鬧睡眠不寧,舌質絳,指紋紫滯。外敷大黃粉1劑,發熱腹脹明顯減輕,嘔吐消失,腹中腸鳴,有硬結糞塊排出,再敷1劑,大便通暢,諸癥消失。

治療方法:將大黃烘干研末備用,使用時取大黃10克,用酒適量,調成糊狀,涂以臍部,用紗布覆蓋固定后再用熱水袋敷10分鐘,每天1次。〔劉楊敏.實用中醫內科雜志.1990;(2):44.〕

21. 小兒痄腮

施某某,女,8歲。1985年5月10日初診。兩側耳根部腫痛3天,伴發熱,體溫38.5℃,苔薄白,脈浮數。診為痄腮,如下法治療,用藥1天熱退,局部腫脹亦減,繼續用2天,諸癥消除而愈。

治療方法:大黃15克,食醋30毫升,先將大黃研成細末,然后浸于食醋中半天,以棉簽蘸藥液外涂腮部,每天6-7次。〔羅中秩.浙江中醫雜志.1993;(1):34.〕

【按語】治療痄腮方法甚多,用大黃粉末浸食醋外敷亦為一效法,用之每每取效,其機理與大黃能清熱,抗菌抗病毒有關。須注意的是其用法,大黃粉應在醋中浸泡半天方可,且治療次數宜多,一般每天6-7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