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前夕日軍向我軍隊進攻
? ? ? ? 曾經,我們是一個積貧積弱的窮困國家,國力、國民素質為列強所忽視,乃至于被諸多強權笑稱為“東亞病夫”。軍事、政治、經濟、體育、文化全面落后,民族自尊心無從談起。而體育振興相較于其他幾個方面的復興顯得相對容易些。在世界體育舞臺上取得金牌,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顯得尤為可貴。
1979年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祝賀中國奧運代表團恢復合法席位
? ? ?1979年我國恢復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在這之后的時間里恰逢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初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國的體育事業(特別是奧林匹克體育事業)開始肩負起對外開放過程中樹立國家形象的歷史功能。通過參與奧運會來展示我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成就,通過奧運賽場上的升國旗、奏國歌來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
許海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子手槍冠軍,是中國首位奧運冠軍
? ? ? ?許海峰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實現了中國奧運會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舉國沸騰。同年被國家體委頒發了我國首塊體育運動榮譽獎章,被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安徽省人民政府等單位授予多項頂級榮譽,風頭一時無兩,可見我們對這塊金牌有多期待。該屆奧運會我們總共獲得15枚金牌,許海峰的偉大就是因為這是我國史上第一塊金牌(參考楊倩是本屆東京奧運會首枚金牌獲得者)。
東京奧運會首金獲得者-楊倩
? ? ?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在乒乓球、跳水以及體操3個項目上共獲得5枚金牌,這是我國奧運代表團參與夏季奧運會奪得金牌總數最少的一次。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我們獲得了16塊金牌(第四),一定程度上洗刷了兵敗漢城的恥辱,但成績也并不優秀。國人對金牌的執念愈深,1995年?奧運爭光計劃?的頒布確定了奧林匹克事業在我國體育發展中的重要基石作用。從1979年我國加入國際奧委會到1995年?奧運爭光計劃?頒布的這段時期我國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是在以國家意志表達的爭光體育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國家體育主管部門起到總體掌舵作用,舉國體制在制度上體現出歷史優勢,體育運動隊以及運動員以國際賽場的爭金奪銀為國爭光為最高目標。
奧運爭光計劃相關論文
? ? ? ? 從1996年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16金,第四)開始我國在奧運會上的成績與地位逐步穩定下來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獲得28金(第三);2004雅典奧運會(32金,第二);20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最終獲得了48枚金牌、97枚獎牌(2008年奧運會獲51枚金牌、100枚獎牌;2017年被國際奧委會收回3枚金牌)的歷史成績,創造單屆奧運會金牌總數歷史第一的傲人成績。之后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38金排名第二;2016年里約奧運會26金排名第三;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奪金38枚位列第二(8月8日14:30數據)。
中國歷屆奧運獎牌榜
? ? ? ?隨著奧運成績的優秀與穩定,國人對金牌似乎也并不是那么沸騰般地熱情,顯像管電視機年代鄰里街坊數十人圍坐在一起看賽事直播的熱情已成往事回憶,奧運冠軍就代表著公民最高榮譽的時代依然過去,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奧運熱情的消減讓大家全程看完一場比賽直播變得奢侈。強大的國家依托改革開放建設的矚目成績也讓大家漸漸放下了對奧林匹克金牌的執念,對競技體育的認識也逐漸理性客觀,成王敗寇的思想漸漸不占主流。
2020東京奧運會閉幕式旗手蘇炳添(百米第六,并非獎牌獲得者)
遼寧號航母編隊
? ? ? ?隨著國家的強大和時代的發展,我國再也不把爭金奪銀當作奧林匹克精神的唯一要義,也開始重視通過奧林匹克精神和宗旨的全民普及,把全面提升公民的綜合健康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上去,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進步。
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2021年嘉興市“全民健身季”啟動
? ? ? ?2014年我國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頒布,使得體育首次在國家發展的歷史中存在如此高的戰略意義。遍布城鄉各個角落的健身小廣場也在無時無刻不在詮釋奧林匹克精神的存在,我國在新時代以奧林匹克運動來帶動全民健身的發展真正意義上做到奧運爭光與全民健身同行。奧林匹克精神不再專屬與電視媒體上的國家運動員,而是屬于全體中國人,貫穿于我們生活。建設體育大國、體育強國的夢想代替簡單的奧運金牌執念成為我們共同的心愿。
注:本文原創首發于頭條號《馮如論道》,發表一小時點擊量破萬,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