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發(fā)愿走遍中國的所有名山佛寺,這樣自己也算得上是半個佛教徒,也算得上是有信仰的僧眾,也不妄讀了那么多佛教方面的書籍,最終這種想法被擱置,也就不了了之,不能說自己不夠堅持,只是少了那份虔誠的心了,被周遭的環(huán)境所浮躁,改變了自己的初衷。
?????? 一位80后詩人、畫家、4000元租下終南山小院20年使用權(quán),僅花費幾千元將老宅改造,實現(xiàn)“詩意棲居”的自我生活,有人 羨慕,有人向往,也有人覺得可笑,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他,他還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對我而言,羨慕之余更加向往,也想像比爾波特眼中的隱士一樣,過著自己的神仙生活。最終還是沒有實現(xiàn),于是便將期待這種生活的向往付諸于腳下,用尋遍名山佛寺來達到自己的向往,可笑之余腳下還沒有行走,卻借口重重......
???
????? 來到普陀山之前,有想過人會特別多,畢竟是四大佛教名山,而觀音菩薩的信眾也是最多的
? ? ? 普濟寺,全山必游景點,也是普陀山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動舉行之地,身后一對母女,明顯可以看出女兒沒有一點情緒朝拜,不停的玩弄手機,跟隨母親身后,母親讓拜,她就拜,突然之后,女兒驚呼:媽,成績763分,過了,過了!!!(具體多少分我沒有聽清楚)隨之而來的興奮,激動,流淚。而母親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雙手合十,對著觀音進行朝拜,口中喃喃道,感謝觀音大士,讓我的愿望得以實現(xiàn).......女兒也跟著母親進行朝拜,錯了,應(yīng)該用膜拜來形容,我想等著女兒從喜悅中平靜之后,會不會問母親,到底是佛祖保佑還是自己努力呢?
?????? 路上聽到的最多的就是,導(dǎo)游講到到了這座寺廟首先要拜這位尊神,再拜這位尊神,更多的是拜了之后就會有求必應(yīng),之前的某某老板也來拜過......以至于我也心內(nèi)有了小九九,也想要自己想要的,等我到了南海觀音銅像的時候,我再問自己意義在哪里?來普陀山不是為了在這種佛教文化的熏陶下沉淀自己尋勝探幽?不是為了那宋朝就有的佛事活動而聞名的普陀山嗎?千處祈求千處應(yīng),苦海常作渡人舟這難道不是佛祖的慈悲嗎?為何變得這么世俗,僅靠膜拜和祈愿就能實現(xiàn)的嗎?
?????? 我們遍尋的是名山佛事,不也是一種寄托嗎?于是,我想明白了之前看到的種種......
????? 不要去評價是佛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佛,因為沒有資格去評價,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面,我所要做的就是去改變我自己,想明白了之后,一路形形色色的人間百態(tài)便是最好的電影,而每一部電影都有最好的導(dǎo)演,那最好的導(dǎo)演,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