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1.
在傳記《這是我的立場》一書也記載到:“路德與同時代的年輕人顯著不同,那就是他極端敏感,深受情緒一起一落的支配。終其一生,情緒波動一直使他困惑不已。”在面對巨大的改教壓力,敵對者對他生命的威脅,魔鬼勢力的攻擊時,路德也時常記述自己被魔鬼和邪靈攻擊。
圖片發自簡書App
2.
瓦特堡(Wartburg),特別是那里的一間簡樸的木頭屋子。屋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老式樸拙的木桌,一把椅子,一本德文圣經,一個取暖用的壁爐,一個鯨魚骨頭、古舊剝落的墻壁上掛有肖像。
他在那里用11周將新約圣經從希臘文翻譯為德文,徹底改變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拉丁文圣經一統天下的局面,也奠定了德國統一語言文字的基礎。截至馬丁·路德1546年去世前,德文版圣經已銷售了20萬冊。
圖片發自簡書App
3.
路德在面對巨大的身心靈的痛苦與障礙,他在與自身的惡,周圍環境的惡之征戰中,仍舊以堅定的信心和超常的勤奮侍奉上帝,他說:
“魔鬼的折磨會讓你成為真正的醫生;他的誘惑也讓你學會如何尋找并熱愛上帝的話……一切的打擊、壓力和恐嚇,幫助我實現了一個我自己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約翰·派博(John Piper)牧師在《至高喜樂的傳承》一書中說:“成就了路德和加爾文的,首先不是他們高超的理性思辨能力,而是他們所承受的苦難。”路德也說,苦難才使一個神學家成為神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