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課標“名著導讀” 在農村中學開展的困難和初步嘗試

淺析新課標“名著導讀” 在農村中學開展的困難和初步嘗試

? ? ? ? ? ? ? ? ? ? ? ? ? ? ? ? ? ? ——墨村

[內容摘要]:

  語文課程標準對高中生的課外名著閱讀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實際上囿于農村中學的條件限制等,“名著導讀”部分內容基本上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況。為此,筆者提出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初步嘗試,以茲同仁共同研討。

[關鍵詞]:

名著導讀農村中學認識和嘗試


一、課程標準對高中生課外名著閱讀的要求

? ? ? ? 學習語文離不開大量的閱讀,尤其是對古今中外歷經時間洗練出的各類名著經典的閱讀。而事實上,高中語文學習,包括教師的思想觀念,首要的是對教科書的學習。幾乎篇篇精講細練,要求學生多聽多記,提高語文成績。當然,如此精讀,系統訓練,對學生短期積累語文知識,的確有著鮮明的效果。

? ? ? ? 但是畢竟教學時間有限,課文篇章也不多,想只憑一套教科書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扎實,顯然是難以奏效的。因此,加強課外閱讀,擴展視野,尤其是對名著經典的閱讀,顯得必不可少。也正是基于此,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規定:(高中生)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①課標又在附錄關于高中生課外讀物的建議中,羅列數十部中外文學名著、文化經典等書籍,以供廣大師生參考。作為新課程標準的體現,人教版中學語文必修(1—5)教材也將“名著導讀”單列出來,并和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并列,成為新教材的一大亮點。由此也可見教材編者對高中生課外閱讀的重視。

? ? ? ? 而筆者以為,既然課程標準明確規定,教材編者又如此重視,那么反映到新的語文模塊評價體系中,也應當有所體現。的確,在一年中的新課程測評試卷中,我們已明顯地看出此類趨向。例如,西安市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高一語文模塊質量測試卷附加題第五大題“書香行動”—“請你寫出高中三年的讀書計劃”。②雖然該題測評成績僅以等級形式呈現,但卻反映出了新課程的測評方式與趨向。從大的方面來說,無疑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更大程度地關注課外閱讀,關注名著經典。從小的方面來說,哪怕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測評成績,教師也會引導學生去關注這部分內容。同例,本校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高一語文期中模塊質量檢測試題附加題第四題2,即將名著導讀部分試題單列—請根據下面的示例,為電影《高老頭》或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寫一份劇情簡介。③

? ? ? ? 當然關注名著導讀,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課程標準和平時測評成績。事實上,如果能使學生真正地潛心、興致盎然地在中學時代讀上兩三本名著經典,不光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還熏陶了他們的情商塑造了健全的人格。我們每個真正有過閱讀體驗的人,成年之后,最念念不忘地,不也正是中學時代所讀過的一兩本文學名著對心靈的怦然打動嗎?健全的心靈不也正源于此嗎?而我們教育的真諦不也正在于此嗎?這正是語文科目的獨有特征和文學的獨到價值。同時,這也正實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高中生課外名著經典閱讀的意義正在于此。

二、農村中學開展名著導讀的困難和狀況

? ? ? 張志公說:“提高語言能力必須以朗讀、精讀、熟讀、多讀為基礎,這可以說是古今中外一條共同的經驗”。④關于朗讀、精讀在我們傳統語文篇目的教學中,可以說已經做得非常到位并且有著豐富的經驗。可是關于熟讀、多讀就牽扯中學生課外閱讀,尤其是課外文學名著經典的閱讀。雖然教科書序言中說,“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主安排⑤,但是自主安排并不等于說對于“名著導讀”就可以不聞不問,或者放任自流。相反,因中學生的知識結構、閱讀體驗、生活體驗等都尚為稚嫩,就需要我們教師規劃、指導。又張志公說,怎樣指導學生讀。讀,指的是朗讀、精讀、熟讀;多讀,指學生自己讀,也涉及教師怎樣講。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中學生課外名著經典閱讀落到實處,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提高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

? ? ? ? 然而,在陜西省新課改推行的一年中,有多少學校把“名著導讀”這部分內容落到了實處?當然,由于筆者的視野所限,其他地區學校的實施情況不敢妄斷(肯定有許多優秀的語文教師一直堅持規劃、指導高中生有計劃地閱讀名著經典,并且取得驕人成績)。這里僅就筆者所在和熟悉的幾所農村中學作為說明,似乎都沒有太多的重視。教師往往只在學期末尾視教學進度而定,或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該部分文字,勾畫些作者、背景、代表作品、主題之類的句子;或干脆讓學生自行翻看閱讀。這樣,除個別自覺勤勉學生外,大部分人都把這部分內容一翻而過,最多為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了幾條干癟生澀的題目而已。與名著經典文本精髓所在,毫無干系。例如,新課標人教版語文必修四“名著導讀”《莎士比亞戲劇》,如按此類教法教學導讀。學生對莎士比亞戲劇的了解,僅可能止于莎士比亞是英國人,他的四大悲劇分別為《哈姆萊特》、《奧塞羅》、《李爾王》和《麥克白》。

? ? ? ? 這種狀況和此部分課程在農村中學展開的現實困難不無關系。第一,農村中學學生的家庭經濟一般都不寬裕,孩子能讀到高中已經不錯了。何況現在正版書籍價格昂貴,就農村中學教師買書,亦難以負擔,勿論學生。第二,“名著導讀”部分內容實施起來也比較困難。教材所選是以大部頭的長篇小說為主。對此,似沒有很好的辦法做以指導。第三,沒有教案,包括教師用書,梳理探究還有充分說明,但到了名著導讀,卻也只字不提。第四,部分教師觀念上不太重視,認為是課外教學內容等。


三、筆者的認識和初步嘗試

? ? ? ? 困難是存在的,但這又何嘗不是我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的契機?由此,筆者以為,作為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對待“名著導讀”部分內容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實施。

首先,吃透課標,認識到位。我們要從思想深處認識到,中學語文課本中要求的名著經典閱讀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不可少和必須施行的,尤其是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貫徹實施新課標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意識,在學生成長的印跡中播下人文主義的種子。

其次,承認困難,開拓創新。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難免遇到許多困難,困難越多,越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克服它。人的成長是這樣,教育實踐也是這樣。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認識、承認困難,并尋求解決之道。

再次,相互協作,發揮優勢。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而集思廣益,同課任教師共同協作,則能更大地發揮優勢,取得突破。

最后,及時總結,逐步改進。教學工作只有在總結中才能汲取經驗,在經驗的積累中獲得進步,從而實現教學相長。對于名著導讀部分內容的教學也是這樣。

? ? ? ? 基于以上幾點,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筆者和同事立足于農村中學教學實際,對新課程“名著導讀”部分內容的教學做了些微嘗試,獲得了初步經驗,以期同仁參考。

第一,化整為零,體味經典。從本學期開學伊始,筆者和同事經協商后,選取經典書目《論語》,作為重點向學生推介。之所以選中《論語》,是因為與其他先秦語錄相比較,《論語》乃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四書五經之一,對學生現實生活極具教育啟發意義。同時,《論語》篇幅短小,多為孔門語錄,文字曉白、易懂。然后化整為零,利用課前五分鐘,選取《論語》中一兩則修身、處世、治國等言語,要求學生抄記,并當堂談論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滿一周后,再利用晚自習復習鞏固。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不影響主體課堂教學。如此,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就可以把大半部《論語》介紹給學生,并使學生對原著有了較為深入地體味。

第二,合理布置,硬性檢查。關于名著導讀書目的推介,課本中列舉了很多,如《大衛·科波菲爾》、《高老頭》、《家》、《紅樓夢》、《莎士比亞戲劇》等,可謂古今中外,小說戲劇等具全。如同請客吃飯,餐桌上各色菜肴具上,且都色香味具佳,只待客人——我們的學生下籌品嘗。這樣固然很好,然而弊端也較鮮明,如此眾多的大部頭文學名著,往往讓學生眼花繚亂,疲于應付,反倒挑食厭食營養不良了。而筆者以為,讀書不僅要博,而且要精,還要適合學生閱讀。經過反復思考,筆者向學生硬性布置本學期名著閱讀為《三國演義》,要求學生通讀《三國演義》,并寫出2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因為就文學性來講《三國演義》為四大名著之一,不似《紅樓夢》的艱深,不似《西游記》的簡單。而且,全書故事性極強,斗智斗勇、波瀾壯闊,廣為人們熟知。尤其適合名著經典閱讀的入門讀物。同時,《三國演義》因其老少咸宜的特點,是市面上包括農村地區(即使是十元一本的盜版書籍,當然,筆者無意在這里鼓吹盜版)極為常見的書籍。之后,利用學期末尾的作文輔導課集中和學生討論、探究對《三國演義》的閱讀感受,并評出體會深刻的數名優秀學生。如此以來,按新課標要求三年內讀完五部以上150萬字的文學名著要求,是完全可以實現并有效落實的。

第三,對具有濃厚文學興趣或學有余力的學生的額外布置和引導。

? ? ? ? 以上即是筆者立足本校作為農村普通中學的性質,在對待新課標中名著導讀教學中所見困難、思考和初步經驗。

? ? ? 總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在用心去體驗和感悟美。因此,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凈化他們的心靈,名著經典閱讀必不可少。國家在新課程標準中將名著經典的閱讀提升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新人教版語文必修教材中,將名著導讀部分內容單列,納入教學單元。這在新中國教育發展史上也是首次,也必將對我國新時期的語文教學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作為農村普通中學的語文教師,雖然在這方面的教學中存在諸多困難、困惑,但筆者依然堅信和期待投入到這場教學改革的浪潮當中,和新課程共同成長,取得輝煌成績。

[參考文獻]:

? ? ①,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p-9? ②,西安市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語文模塊質量測試卷 P-6? ③,(正輝教育)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語文模塊質量檢測試題P-6? ④,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語文讀本》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版 p-343? 張志公《讀是寫的基礎》? ? ⑤,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 必修(1) (序言)致同學們? ? ? ? ? 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必修)《語文讀本》第二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版 p-343? 張志公《讀是寫的基礎》

ight:^jx?b8'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