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一晃,2018已經(jīng)過去6天,記得上次立flag的時候,還是去年11月末。
當時信誓旦旦的說要怎樣怎樣,結(jié)果三分鐘熱度。人嘛,總是會變得。
對呀,人總是會變得。變得更好,或變得不好。有時如你所想,有時不盡人意。
一路走來,有些人會彼此疏遠,再無交集,有些人踏著七彩祥云,進入你的世界,與你共同前行。
你總覺得對現(xiàn)狀不滿意,你總想做創(chuàng)造性的事,你總覺得和身邊的人不一樣。
我大概率就是這樣的“你”。
希望在即將到來的狗年里,富有激情,充滿希望,做更好的自己,認識更好的人,擁抱精彩的世界,不負此生,本命年也要活得精彩。
木心說,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和我的志趣,那才狼狽不堪。
當學(xué)會和自己相處,和親密的人相處,知道這萬千世界精彩絕倫不過一瞬,知道父母親人的時間可能白駒過隙,內(nèi)心仍有希望與不甘,這可能就是我以為的生命的意義。
我們總在不斷地成長,不斷的變復(fù)雜。不是說自相矛盾,而是對世界建立認知模型的維度,對事情的評判標準變多了。
小的時候我們覺得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這是點的維度,長大了我們知道有些人就是很普通,沒有那么好也沒有那么壞,這是線和面的維度,走向社會后我們懂得,給出具體的情景或在不同的對象來看,你心中的好人也會做出壞事,壞人也許秒換畫風,做了好事,這是更立體的空間維度,而在急劇變動的現(xiàn)代社會,一個當權(quán)者做出的決定短期來看對別人有益但長期有害,那他到底算好人還是壞人,這是加上時間維度的思考。
成長意味著我們擁有更多的視角,懂得更多的標準,內(nèi)心更加敏銳。
提升自己的認知,然后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因為你可能真的跟大多數(shù)人不一樣。(BGM我們不一樣~)
記得有段時間總是在勤奮地原地踏步,為自己的學(xué)習(xí)時長而自我感動,后來我知道在做正確的事情面前,勤奮顯得如此蒼白。一下子讓自己清醒了很多。讓我明白關(guān)鍵認知的掌握顯得如此的重要。
人們更傾向于去聽他們想聽到的東西,而不是正確的東西,這是影響決策的心理因素。其實甭管說啥,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去聽和自己想法一致的觀點。于是呢,產(chǎn)生共鳴就很重要。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呢就選擇性的去忽略。
我自己現(xiàn)在奉行的原則是,聽大多數(shù)人的話,參考少數(shù)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大多數(shù)人”是你周圍的人,“少數(shù)人”是真正交心的人,“自己”是你的內(nèi)心。
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聽到什么樣的歌,看到什么樣的文,寫出什么樣的字,遇到什么樣的人。
李笑來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羅振宇也如是說。
不管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都安心接受,并朝著自己追求的方向前進。
沒人期待我的到來,一切等待我去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