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給自己想要的生活

跑步的計劃就這樣夭折了,只堅持了三天,然后又因為起不來而告終,到底是自己太懶,還是堅持不下去呢,答案可能是起不來吧,也或許是自己太懶,對自己狠不下心來,今天也是,六點被鬧鐘吵醒了,但整個人就是懶綿綿的,起不來,這樣下去真的不行啊,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如果連最起碼的早起都做不到的話,那后面的事情還要怎么做呢,還要怎么來計劃實行呢,我不想永遠都這樣半途而廢啊,從去年的PS培訓班開始,到今年的三級心理資詢師培訓,為什么連最起碼的上課,最起碼的看書都做不到呢,為什么我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最近心里有點焦慮啊,有點心急。這是一個速食社會,似乎所有的人都想要今天行動,明天就有收獲,今天播種,明天豐收,但是卻忘記了社會發展的階段,一年有四季,春天播種,秋天才能收獲。

我們年輕人做任何事情似乎都太心急了,今天做這個件事情,明天沒看到結果,就想著是不是這件事情對自己沒有幫助,是不是這件事情自己沒有天賦,是不是自己不適合做這個,想的那么多,實際行動又那么少,楊絳先生曾說過,我們就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從而導致自己有點力不從心,內心焦急的狀態,做一件事情一兩天沒看到成效總想著換個行業,換個環境,從而忽略了時間性。

我們如果做一件事情堅持七天,那么習慣就養成了,如果再堅持七天,那么就離不開了,如果堅持無數個七天那么就成自然了,做一件事情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好的東西永遠都值得等待。好比看書,只有當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書中的文字,讓其將你穿越到那個年代,那個地方,觀看那里的人、物、景,了解他們的心理,了解他們的行為,這,似乎對你也是一種學習,一種欣賞,當然其中也會有別離,也會有愛恨,但是了解他們,更能讓你的內心予以洗滌,消除你內心的戾氣,讓愛、善良在你心中生根發芽。一部作品,一本書,都是一個人生,別人能讓你進入他們的生活,領悟他們的一切,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了解,學習,了解那個年代的人、物、事,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了解的事情多了,看的書多了,心中自己不會那么急燥了,從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開始,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它的規律,一日三餐有規律,從幼兒時期到成年時期有定律,哪個階段做哪個階段的事情,不急切,不焦燥,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過的井然有續,一個好好做飯,好好洗衣打掃生活的人,從來不會讓自己的生活脫離節奏,即使一個人也會把生活過完美,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租住在公司附近,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梳洗整理一番,到室外散散步,或是小跑兩圈,再去吃早點,回去看半小時左右書,再好好地化妝,出門走十五分鐘到公司,途中會聽聽歌,或者聽聽書,或者聽聽英語,上班時間好好工作,偶爾忙里偷個閑,喝喝茶,看看窗外的景色,今天外面大太陽,不遠處花的香味飄散過來,如沐春風,好不舒服。緊張的工作氛圍也不會忘了對自己好好的,

下班時間盡量都不會加班,盡量下班時間前完成,因為室外春光無限好,加班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虐待,回家路中,途經菜市場,買一份自己最喜歡的菜色回家烹飪,就是對自己工作一天最好的答謝。偶爾遇花市,也會捧一大束喜歡的花回家,一路,心里都是美美的,面對如此美味的茶色,如此清新的花香,一個人的晚餐又怎么會覺得寂寞呢?只會讓人沉靜其中,享受其中。愛生活的人是不會覺得寂寞的,身邊添一條知心的狗,也能消除內心深處的孤獨。偶爾陪它玩玩,偶爾在忙,它會陪在你身邊,不打擾,靜靜地守候在你身旁,你忙你的,它玩它的。歲月靜好,互不打擾,真好。

在未來的日子里,你不辜負歲月,那么它一定不會辜負你,你在它身上投入多少精力,時間成熟,它會把所有的回報都返還給你。年輕,對自己狠點,狠狠逼自己一把,時間深處,總會給予你回報。從當下,慢慢一步一步走下去,每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時間深處,總會看到它帶給你的成效。焦慮,只會把你毀了,而學習,行動,才會把你從中解救出來,畢淑敏老板曾說過,唯有學習、旅行、鍛煉身份不可辜負,春天,一年四季在于春,正是踏青、學習、約會的好時節,周末約三五好友一起到郊外去游玩一圈吧,一起看看書,欣賞欣賞春天的景色,彼此喝喝茶,聊聊天,也不失為一種享受。

活在當下,把當下的事情做好,就是對自己最大的鼓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