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這本書讓我走出了管教的誤區,看看我過去錯誤的做法,一定要積極改正。
1.三種錯誤的管教方式
控制型父母:不許亂跑,不聽話就打,沒糖吃!
命令和威脅是慣用的手段。孩子失去了自主控制力,長大容易放縱自己。
放任型父母:什么都不管,隨他去。
缺少約束,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2.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你才剛吃完飯怎么會餓,剛剛尿完尿尿怎么又有了?誰能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呢?現實就是很多時候孩子就只能被迫憋著,造成身心的傷害。
3.體罰、外部獎勵、消極后果
不聽話就打,聽話就給糖,貪玩不吃飯就罰不給看動畫片。
4.要孩子負擔真正的責任
貪玩沒吃飯的結果是會餓肚子,而不是不會沒有動畫片看。因為自己非要穿漂亮的小皮鞋,結果走路磨破了腳。
5.感情引導的關鍵是無條件的愛
怎么樣是無條件的愛?
如果你不自己走路我就不要你了。
這是有條件的愛,只要孩子不聽話不順從,他就會失去你的愛。
無條件的愛是:媽媽很愛你,無論你走不走媽媽都愛你。媽媽希望你能自己走路,感受散步的樂趣,可以嗎?
6.不要廉價的贊揚
如果總是無緣由的說孩子很棒,這會讓孩子覺得贊揚非常廉價。
當她畫畫,可以說我看到你畫的小人物都有眼睛鼻子和手腳,還穿上了裙子,我覺得很棒。
給出夸獎的原因。
7.給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因為拼裝不好玩具哭泣,我們可以等他平靜一點的時候問她,我媽知道你哭是因為沒有辦法把玩具拼好,你很生氣是嗎?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媽媽的幫助嗎?
8.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
首先孩子是一個人,你會對成人說:“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9.和孩子一起玩是真正的成長時刻
比起說教懲罰,一起玩是孩子智力快速發展的時機。比如你搭積木,他很快就能模仿起來。
10.給予孩子愛和尊重
尊重孩子的幸福、感受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