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8 特麗莎成癮課程分享

很榮幸,今天受邀來分享這段時間的學習心得,我和特麗莎老師結緣是在去年薩提亞大會上,那時候我還不知道什么是薩提亞,就是朋友介紹有一個心理學的門派開了大會讓我去學習一下,看看能不能改善家庭關系和孩子的親子關系,當時特麗莎老師的“成癮”工作坊就吸引了我,因為我就是抱著要解決我孩子手機依賴的問題的目的去的,我上完了一天工作坊下來,其他啥知識都沒有記住,就是記住了現場的雕塑,讓我感受到成癮的行為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人整個內在的系統的協調出了問題。這一次聽到特麗莎老師開課,我發布當天晚上就買了課,這一次課程的內容和線下工作坊的另一種體驗。這一次我學習到了一些理論作為基礎,更好的在生活中去體驗,覺察和轉變。我之前一直都是寫個人冰山的,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很多時候都會畫出我和孩子的冰山,看到我們兩座冰山是非常相似的內在體驗,只不過我們表達方式不同而已,因為有了這樣的覺察,我更加肯定我要把對孩子的要求回歸到自己身上,所以更多的在調整自己的狀態下,同時嘗試看到冰山下孩子的渴望,和他的渴望鏈接,滿足他渴望的部分,給予他欣賞和肯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突然和我聊起中考的事情,看到自己離目標學校的差距,他就開始焦慮了,本來我做媽媽的應該疏解他的焦慮才對,但是沒想到我比他還焦慮,給了他更多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覺察到我自己還是受到小時候為滿足的期待所裹挾了,剛好那一周老師講的就是未滿足期待的這個主題,我在那一周也可以活在那個主題以內,覺察到更多的自己,也開始選擇我要對這個未滿足的期待做出怎么的處理方式,我也對自己坦誠,我是暫時無法放下這個期待,但是我可以保留這個期待的時候,以孩子為主,貼著孩子的成長節奏,不去強迫他,我也在學習如何處理這個期待下帶來的負面情緒。有一天晚上,當看到孩子在學習和不學習之間搖擺,自責又指責他人的時候,我剛好在上老師的課并且在課堂上和自己做鏈接,我感受到我內在穩定的時候,我很溫柔而堅定的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孩子瞬間就安心了,過不了多久他就能做出他的選擇。上個星期,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一件事,被老師投訴,被同伴出賣,在這個過程中我陪孩子經歷,給予他支持和方向,孩子對我和爸爸對他的支持而感到安心,有勇氣去承擔,有能力去解決,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學習了這么多,日常看起來效果不明顯,但在關鍵時刻我們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應對。這段時間,我們和孩子協商了規則,在周一到周五的時候他每天晚上的8點半到10點半是無電子產品的時間,所有的作業都是自己思考完成。雖然在過程中孩子未能做到非常專注的學習,但是他自己已經有意識的在減少電子產品,因為他看到這個是“癮”需要把他轉變成一種娛樂而不是逃避的工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