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不擇食的百度在移動互聯網大潮下,該何去何從呢?

自從移動互聯網興起以來,百度再也沒有交出過一份用戶滿意的答卷了。

雖然百度2月26日公布的財報顯示,百度在2015財年第四季度總營收達到186.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1%!作為一個上市公司,他的這種業績是可以向持有百度股票的股民交待了,但在這種業績背后,彰顯出來的不是百度的高瞻遠矚,而是暴露出其在企業營收道路上的饑不擇食、慌不擇路。

近年來,百度PC端的搜索份額被360不斷蠶食。2016年1月6日,360總裁齊向東透露,截止2015年底,好搜在PC端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5%。加之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PC端流量被移動端分流,而移動端的大部分流量又集中在少數幾個APP的手里,作為PC互聯網的領頭羊——搜索引擎也日漸式微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移動互聯網大潮,在主營業務受影響的情況下,百度也坐不住了。一直在積極地探索其他的業務營收模式,不斷向互聯網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O2O大步邁進。但諸如大家所見,百度所投資的大部分業務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了,旗下也就個愛奇藝勉強支撐得了臺面,其余的所占的市場份額與行業的領導者比起來相去甚遠!

可以說,百度從搜索業務賺來的錢大部分都打了水漂。與同為BAT的其他兩家巨頭相比,百度無論是從產業布局,還是股票市值,都無法與阿里巴巴、騰訊相提并論。一旦螞蟻金服成功登陸A股市場,就像馬云所說的那樣,互聯網三大巨頭不再是什么BAT,而是ATM(阿里巴巴、騰訊、螞蟻金服)了。

此次網友魏則西的離世,雖然是命運強加給他個人的厄運,但更是一場人為導演的悲劇,而百度在其中無疑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百度作為互聯網時代大家最常用的搜索工具,深受大家的喜愛、依賴,可是他卻一次次透支這份信任,露出它的猙獰面目。

魏則西百度推廣事件雖然受到傷害的只是魏則西個人及其家庭,但綜合之前的血友病貼吧事件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百度漠視廣大用戶群體的切身利益,只顧著自己發家致富。

為什么百度對廣大用戶在血友病事件表現出來的強烈不滿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一條路走到黑,不肯放棄風險極大的醫療推薦服務呢?剛才我已經說過了,這是因為百度在其他業務上賠了很多錢,所以只能多向自己已經成熟的業務伸手了。

百度貼吧作為百度旗下唯一一款帶有社交屬性的產品,用戶群龐大而且粘性很強。雖然在貼吧沒有商業化之前,很多人就在里面發廣告、做推廣,但因為有管理員存在,廣告貼并不敢明目張膽存在的。而且帖子長時間沒人看,沒人頂,自己就會自動沉下去,淹沒在廣大的信息海洋中。但現在呢?真如百度所言,商業化是為了貼吧的良性發展嗎?恩發廣告的人是少了,但廣告不僅沒少,反而比以前更多,更扎眼了。管理員是在,也會刪帖,不過刪的都是別人的帖;而且自己天天在那里發廣告帖,發完還不算,還要把它置頂在最上面,讓所有人看見。

有人覺得,是管理員發廣告帖的,我們應該去找管理員啊,埋怨百度干什么?呵呵,你當管理員傻啊,他不發廣告,他申請商業貼吧干嘛?錢多燒得慌,想給百度上供嗎?那是百度不知道他們會發廣告嗎?他不知道,他會把貼吧分成369等,然后按照關鍵詞熱度收取高額的費用?

可能有人會說,百度提供這些服務也花了很多的錢,為什么不能收錢呢?是啊,賺錢天經地義,但竭澤而漁絕對不是什么明智之舉。而且百度不僅自己竭澤而漁,作為平臺方,他還經常樹起道德楷模的大旗,刪除用戶的廣告內容,查封用戶的推廣賬號。殊不知自己才是最應該被查處的那個。

這兩起事件發生后,百度不僅在第一時間屏蔽了相關的報導,而且他們那神一般的公關團隊張口閉口就那一套說辭:承認管理上的缺失,但不承擔任何責任(都不知道發稿前有沒有用腦想過)。他始終強調自己只是一個只是搜索工具而已,搜索引擎推薦的產品服務信息都是由與自己毫不相關的第三方機構、組織提供的,自己并不應該為之承擔主要責任,更不應該成為公眾口誅筆伐的對象。他滿懷冤憤,向大家控訴:不,你們找錯人,這件事情是他做的。想要他的地址嗎?我這里有!

呵呵,試問缺乏新興業務支持,又對用戶缺乏敬畏的之心的百度,在這股移動互聯網的大潮下,將走去何方呢?是不是已經饑不擇食,根本不知道走哪條路了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