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請記得對自己真實

01

繁忙的一周過去了,在過去的一周里,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艱辛,同時也體會到了成長的喜悅。為了慶祝自己的教師節,周六約上了一位好友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電影《花木蘭》。看完電影后,其中一個情節讓我印象深刻,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從這個情節中我收獲了很多成長的能量。這究竟是什么情節呢?

影片中講到,花木蘭為了替父親排憂解難,偷了父親的寶劍、鎧甲和戰馬,主動替父從軍。來到軍營后,她低調做人,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選擇晚上站崗,處處隱藏自己的實力。

為什么她要處處隱藏自己的身份與實力呢?一方面是為了盡孝,替父從軍為了實現光宗耀祖的使命感;另一方面是為了自保,因為暴露身份也就意味著欺君之罪,會有逐出軍營的風險。所以,從一開始她就選擇了隱忍,在這個謊言下慎言慎行地過著一生。

然而,一場戰爭的到來,讓她改變了自己的觀念,選擇了另外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究竟是什么生活方式呢?

原來邊疆因為可汗的復仇而變得危機重重,皇帝為了保護邊疆,讓花木蘭軍隊與可汗正面交鋒。關鍵時刻,花木蘭遭遇到了女巫的突襲。

女巫有敏銳的感知能力,來到她身邊就知道她身上的元氣不純,于是問她究竟是誰?這是木蘭回答說:“我是花軍,是皇帝身邊保護國土的一名士兵”。話音剛落,女巫清晰地知道她說的是謊話,于是一個飛鏢過去說:“這樣你永遠都不知道真正的自己到底是誰”。

幾分鐘后,旁白訴說著這樣一句話:“花軍從此死了,而花木蘭活了下來。”于是花木蘭開始卸掉盔甲,解開盤發,開始用真實女人的身份參加戰爭。

這時的她,選擇了主動跳出謊言的框架,開始活出真實的自己。當她活出真實的自己時,潛能和力量也開始爆發,運用自己的智慧在一場敵強我弱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看到這里,我感觸頗深,我想這就是她敢于對自己真實后的內在力量吧,當一個人自己對自己真實時,內心所有的力量都會爆發出來,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而全力以赴。

02

當一個人敢于對自己真實時,才是真正成長的開始的。如果一個人成長不了,說明他還有很多自欺欺人的成分,不愿意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當一個人承認自己無知的時候,也就是成長的真正開始了。

以前的我就是一個活在幻想中的人,我喜歡給自己編制各種各樣的美麗童話,在這個童話世界里沒有痛苦,沒有傷害,只有友善和美好,所以,自己可以過上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會讓自己在生活中處處碰壁。

上周星期,學堂人數突增,我承擔著做飯的任務。面對人數的忽高忽低,我自己也沒啥經驗,于是就自己憑著感覺做飯。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做飯這件事上接二連三的出錯,比如飯因水少而未煮熟,米預估不夠而飯不夠吃,冷飯沒有蒸熱等等讓領導甚是糟心,我自己也心懷愧疚。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我犯這么多錯誤呢?原來是因為我眼高手低,以為這件事會很簡單,所以輕視了,其實我不太會做這么多的飯,卻假裝自己會,同時沒有謙卑心,主動向他人學習,所以這個錯誤一而再再而三地犯。

覺察到這一點后,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主動向有經驗的人學習,掌握了基本步驟后再反復實踐,認真對待每一次做飯,這樣才真正把做飯這件事落到實處。

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啟發,一個人的真正成長是從對自己真實開始的,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會,這樣才會謙卑,才會腳踏實地學習積累,這樣才是真正進步的開始。

03

《菜根譚》中說:做人,貴在自知。一個人,只有充分認清自己,才會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不會走偏,更不會誤入歧途,因為他懂得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要堅持,什么是自己堅決不能纏上的陋習,要放下。

看清自己,不僅僅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更要懂得不想做什么。若不然,只會聽從別人的建議,到最后后悔失敗了只會埋怨他人,但最終只會讓自己越活越差勁。

所以,對自己真實是一輩子最重要的功課,往后余生,請對自己真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