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自由與遠方,窮盡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學時光,從在被窩里流眼淚,打電話控制不住哭泣,到后來習慣眷戀如今的懷念。我不會忘記清溪水庫的是多么清澈,我在那里呆的時光多么歡暢。年少輕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結束。雖然現在依然少女心,可是思想已然沒有從前那么純粹了。我曾經笑聲爽朗,笑臉天真無邪。現在眉宇里總有了淡淡的憂愁。這是歲月的禮物還是傷口?

人們常說,人會記住自己經歷的特別難熬的歲月,你所經受的苦難日后都將照亮你的路。像苦行僧一樣穿行在圖書館、寢室和教室,每天閱覽全球資訊雜志期刊,我的世界變得空前大,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體會到生活的廣度和厚度。我開始覺得自己眼前世界的渺小。我選了世界旅游選修課,講臺上旅游管理系那個長的好看舉止優雅得體的女老師,給我們講北歐的丹麥、芬蘭、瑞典等國家,那一刻我深深著迷。

我愛上了那個叫做北歐的冰天雪地的純凈的地方。那里是童話的世界,是晶瑩剔透的。

有一種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愈來愈想念我的大學生活,我也想念那種和伙伴們天南海北地聊的悠然,我希望認識更多豐富有趣的人,攫取更多的新鮮資源和信息,我向往大城市,因為它每天都是新的。而在鄉村久了,山外還是山,觸目皆是平常之景。可是天知道我每每在異鄉,看到陜A會雀躍,每每會看看存在手機里的家鄉山水和門前的大橋。也會有孤苦伶仃的漂泊愴然。

可是,小地方的閉塞是真的,人情世故更加濃厚也是真的,大部分靠拼爹的關系也是真的,所以今年那么多人回家后感覺壓力大又逃回了北上廣。年輕人怎么能一輩子困在小縣城,將自己鎖定在小天地里。這樣的局限性你不出去是感受不到的。回家后這種要出去的感覺又尤甚。我該如何平衡自己?

也許家鄉呆久了,也能逐漸適應并看到她的美和壯闊綺麗吧。

去年在培訓班上班,培訓班前面是崇山峻嶺,連綿起伏的山脈,圍繞在漢江周圍,好似伸手就可以抓住它一般。遠山如眉黛,山色空蒙雨亦奇。每每雨后的早晨,群山就籠罩在這霧蒙蒙的意境之中,云霧繚繞似仙境。

我也曾踱步于縣城周圍,用腳步丈量這片土地。人們對一個地方熟悉之后都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很小,但是其實很多角落我們的步伐還未曾涉足。每次離開家鄉,再回到這里,逛到縣城我都會有一種新鮮的感覺。一來可以找回過去來過這兒的真實歲月,二來想看看縣城舊貌換新顏后的變化。

沿著街道一直走,路邊的花卉多了起來,整個明清老街為創建生態旅游城市都做出了一番改變。街道兩旁的屋檐上掛著花盆,花盆里的花兒姹紫嫣紅,整個老城的色彩都顯現出了明媚清麗,平添了幾分人文基調和雅致。這真是極好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事是個來自周邊臨近縣城的姑娘,十分喜歡我家鄉的這個縣城,喜歡它的格局和它的布置,喜歡這里的生活。而我此刻正是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能一窺它的真面目。同事看我的家鄉,定能看到別具一格的美,這跟在這里看慣了它的我是不一樣的。我感到很可惜,自己竟然發現不了它的美,心頭有些赧然。我不才應該是那個作為東道主為同事介紹我的家鄉的那個人嗎,怎么我倒對它漠然起來?學生時代,曾立志為家鄉做貢獻的那個愿望又飄向了哪里?我心里開始慌張起來。

到底是四處漂泊讓我有了四海為家的心么,還是家鄉舊時記憶的遠去讓我覺得振興無望,我跟我家鄉的距離終于是愈來愈漸行漸遠了嗎?

我記得我在遠離家鄉幾千公里的遠方小城,夢里是田園,小徑,總是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夢里家的樣子總是那么陌生,醒來驚出一身冷汗。離家萬里,卻是活的最清醒的時刻,那一刻明白親情離別的分量,知道家鄉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風箏飛多遠,手里的線還是握在家鄉,家鄉永遠是我心里的牽掛,大抵是因為那里有深愛的人。

我記得我怎樣在異鄉關注上過的中學的貼吧,發過很多感人至深的懷念學校時光的帖子。我搜尋家鄉的資料,看新聞上對家鄉的報道。自己居住的地方可能還沒有外人或游客了解得多。從來沒有那個時刻,對家鄉這么好奇,覺得她得一切都想知道,查閱資料的時候,才發現我對這個從小長大的地方是這么地不熟悉,這么地孤陋寡聞。

我甚至搜到家鄉一個本土的搖滾樂隊,還饒有興致地聽了那首創作的歌曲。如果不是遠離家鄉,受這份牽掛的驅使,我是絕對沒有閑情逸致來搜索這些。

我在大學培養了自己的熱愛,積極加入社團參加活動和同學教師間的聚會,盡可能地發現自己興趣所在。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愛上了看書和寫作,每天都會記錄日記,也開始在校報上發表文章,如果錄用了心里很雀躍。這個時候,我開始關注家鄉的作家,有好幾位都發表了作品,也是作家協會的會員。我很感激這段孤獨的歲月,也感覺和家鄉又建立起神秘莫測的聯系。

每次有一點新的快樂和成績,總是想和家鄉分享。

因為社團,我有幸去到精神病院和老人院。精神病人如果沒有受到刺激,他們也不會有反常的舉動。他們大多數情況下表情是呆滯的,但也會和我們一起做簡單的游戲。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和我們打乒乓,每次看到我們來,就像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來看他們一樣的激動,我想起了外公外婆,爺爺。這是一樣的老人,他們的生活在敬老院里,也不知道我們走后他們的情況是怎么樣,多想到外婆的廚房看到外婆,也像和這些老人一樣和他們聊聊天,說說話。這對老年人來說,是多么地重要啊。

傈僳族,彝族和納西族的人民熱情好客,忘不掉他們臉上的淳樸,心里綿延的善意。我和熱情的外教老師去爬山,登上山頂。我站在山頂那一刻意義重大。回到家的我無數次對比過家鄉的山和那個我生活過的異鄉有什么異同。我和朋友們去雪山,去坐纜車,在雪地里拍照。那是我人生中清苦的學生時代,卻是無比寶貴的財富。沒有它們,不會有現在這樣心境的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感激自己在異鄉每一個堅實的腳印。這是我若干個想要再次離開家鄉的理由,因為我曾經在沒有人為我遮風擋雨的時候變得更好了,我有了一大群天南海北的朋友,我在外面自由自在地遨游,每次觸礁,雖然分外想回家,但好了之后,又開始想不顧一切逃離這個身心的牢籠。外面工作一年多,疲憊的時候特別想家,每當看到別的女孩子都在父母跟前安穩快樂地生活,嫁了人家,心里的孤獨會無限放大。終究是有束縛。

父母的愛,家鄉的羈絆,都是滋生懶惰安逸的溫床。我渴望搏擊,人生如白駒過隙,活時盡興,去無所羈。

距離產生美和遺憾,這份遺憾可以讓你心心念念,朝思暮想那個地方。可一旦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在我身上是鮮活的例子。失去和家鄉的地域上的連接,和父母距離上的連接,我才知道我一直擁有著的是什么:是父母的悉心守護,是家鄉默默無聞的潤育。

現在才明白春運那些回家的人。也突然感受到那些異國留學的人的心里的凄苦,不足為外人道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吧。而此刻,我是多想奔向遠方,投入遠方的懷抱,在遠方感受這片土地的熾熱啊。我不知道遠方有什么魔力在召喚著我,但我此刻只想逃離家鄉的懷抱,仿佛只有和它保持一定的距離我才能更加認識自己,帶著另一種新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原諒我一生狂放不羈愛自由,卻滿含眼淚,愛你愛得深沉。待在你身邊,一天天迷失自己,也不再覺得你可愛。

人若是離開故鄉,像樹離了土,只怕我掙了全世界的財富,卻夠不著幸福······”,李劍青低吟淺唱,卻讓我怔仲無限。我愛你,可我想遠遠地愛你。距離才能讓我真正看清自己的心。感受到對你的愛。

也總是鐵馬冰河入門來,不熟悉的建筑和風景,讓我恍然穿越到了前世的時空,如果有前世。

我想做生活最好的記錄者。不是作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