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我可能引以為傲的兩件事

如果多年后有人在我的公開演講中問我這樣的一個問題:“你從年輕到現在最引以為傲的兩件事情是什么?”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堅持寫作和學習英語,如果再加一件我希望是健身。

今天在許岑(如果有誰不知道,可以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soloist_xucen)的微信公眾號看到了他描寫老羅的一個事情,引發了我的一點思考。


故事是這樣的:

老羅當年信誓旦旦地要學吉他,我說他這是一個 whim(一時沖動),他不承認。

后來事實證明他那就是一個 whim 。所以我告誡學生,要做好一件事——如練好英文口語表達——僅憑沖動是不行的,要有極大的熱忱 enthusiasm,或強烈的需求 desire,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methodology,以及刻苦的練習 practice。否則,你就只能像老羅這樣。

以上部分節選自許岑的微信公眾號《答應過給你們的就一定會給你們》這篇短文,歡迎閱讀原文。

最近一個月學英語以及學習產品對我的啟發還是很大的,正如上文的故事所說,我想我們大多數情況下,對某個事情感興趣,但是最后都變成了一個whim,鮮有事情能夠堅持下來,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雖然張口閉口要堅持,但是我們卻從未體驗過堅持什么什么滋味,或者是從未收到堅持給我們的驚喜和禮物。

坦率地說,我有寫作和學英語的想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從小學就在寫作,從初中就開始學英語,但是指導一個月之前我都不清楚我的水平以及沒有堅持這兩個事情的動力,直到有一天讀了李笑來老師的一篇文章《英語這個東西兩年學不會就不用學了》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I4MTMwMw==&mid=402426518&idx=1&sn=00a73b2feb69fccf68205e773024b048&scene=4#wechat_redirect。

備注:歡迎關注李笑來老師的公眾號:1.學習學習再學習 ? 2.新生大學 ?

坦率的說這篇文章對我觸動很大,其實之前也想過這個事情,英語從初中開始到現在也有接近十年的時間了,但為什么就是沒什么長進呢,那么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李笑來老師在文章中的觀點是:因為大多數人相信自己學不會。仔細思考之后發現其實還真是,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是先入為主,比如寫作,首先不是開始,而是想自己寫不好等等,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什么事情是一觸而就的,還是那句老話,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所以我們都在沒有真正開始的時候讓我們的想法胎死腹中了,然后自己安慰自己說是因為難,而不是自己懶。

除了李笑來老師上面提到的一個問題,我覺得還有一個限制你行動的重要問題就是:為什么學英語?最近越發的覺得Why do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how to do.如果你沒有一個讓你持續下去的動力的話,坦率的講這些事情確實很痛苦,你很難去enjoy it,也就無從談起堅持了。

那么想清楚了這兩個問題之后,我開始了我學習英語的計劃,目前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了,最開始那幾天確實有點不適應,但是現在我一點也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組建了英語學習小組,主動去認識外國朋友,閱讀英語書籍,使用twitter、facebook等,總之就是要讓英語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理,寫作我也在堅持中,雖然目前寫的不怎么樣,更新周期也比較慢,但是我已經在路上,我相信當這些堅持達到某個奇點后,我會獲得重生,因為我現在就在重生的周期中,而你也可以。

小結:其實這篇文章本質上來說是講我如何開始開始堅持學習英語和寫作的一點思考,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下一篇我將會說說我最近學英語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收獲,最后說一下我學英語的原因:我學英語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看到更真實的世界(某種意義上說,詞匯量決定了你的世界,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