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九艷陽天
? ? ? ?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餃子夏至面”,這些俗語在我家,是代代相傳的,如今依然是我們家人過冬至與夏至時的生活儀式。
? ? ? ? 小時候,冬至那天,天還沒亮,廚房里就傳來剁餡的聲音。奶奶站在案板前,把新鮮的豬肉和水嫩嫩的大白菜細細剁碎,再加上各種調料攪拌均勻,香味彌漫在整個屋子。我也跑去湊熱鬧,學著奶奶的樣子包餃子,可包出的餃子總是奇形怪狀。奶奶總會笑著給我示范,只見她拿起餃子皮,放上餡料,輕輕一捏,一個飽滿圓潤的餃子就成型了。
? ? ? ? ? 又見爺爺坐在地鍋灶前,在灶里填上幾塊入冬時早已準備好的劈柴。灶下的火旺旺的,紅色的火苗舔著灶門臉兒,柴在灶里發出叫不出名的響聲,餃子卻在鍋里翻滾,不一會兒就熟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內。
? ? ? ? 這時爺爺又會講起過去冬至的故事,說餃子形似耳朵,吃了就能在寒冬里保護耳朵不被凍壞,雖然只是傳說,卻讓這頓餃子多了幾分神秘與溫暖。
? ? ? ? ? 夏至時,驕陽似火。奶奶會早早起床準備手搟面。她將面粉加鹽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團,再用搟面杖搟成薄片,切成均勻的面條。水開后,面條下鍋,煮好撈出過涼水,放入碗中,加上用雞蛋、西紅柿、黃瓜絲制成的鹵汁,滴幾滴香油,攪拌一下,香氣撲鼻。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吃著清爽的夏至面,聽著蟬鳴,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龐。奶奶說夏至吃面,能讓人在炎熱的夏天保持健康和活力。那時的我,不太懂這些習俗的深意,只覺得夏至面是夏日里最好的美味,涼爽可口,吃完還能再去外面瘋玩一場,那是當時我認為十分愜意的事兒啦!
? ? ? 如今,我早已出嫁,離開了生我養我的地方。每逢冬至和夏至時,總會想起和爺爺奶奶一塊兒生活的時光,總會想起家中的餃子和涼面的勁道清爽。這些簡單的食物,承載著我多少童年的歡樂,還有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與呵護。那是歲月抹不去的家的味道,時刻溫暖著我的心房,為我的記憶留下了一縷縷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