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人的故事

看見人的故事——簡評《看見》

新書《看見》的扉頁上,柴靜只用了簡單的幾個字介紹自己:1976年生,主持過夜色溫柔、新青年,現為看見主持人。簡簡單單,不粘不滯,是新聞人的利落。2001-2012,是柴靜的央視十年,十年的歷程呈現在別人面前的不過是簡單的一行字,但對于一個個體來說,卻有著獨特的人生體驗,有過程中不斷推翻、不斷重建的艱難,有一個人與其他生命的交匯與映射,有這個國家在重重矛盾中邁步的磕絆,歸根結底,是自我對自我的探尋。

柴靜說,一個人的生命由無數他人構成。與十年前的《用我一輩子去忘記》相比,她的文風沒有多大變化,細膩柔婉,但是筆下的容量卻大了許多,是一滴水最終匯入大海的開闊;用字儉省,幾乎沒有修飾語與形容詞,剝開生活表面的裝飾,直抵內核的粗糲,擊中要害;在這本書中,你幾乎看不到當年那個沉浸在自我中的文藝青年的影子,而是人一腳一腳踩在泥地里,慢慢往前挪動的笨拙與進步,接了地氣,觸及到了真實的生活,從天空墜入大地。她如你我一樣,沒有多高的起點,是繁茂大樹上不起眼的枝椏,從頭做起,一步步,沒有輾轉翻騰的技巧,下的都是笨功夫,不斷犯錯,不斷改正,只是每走一步,她會停下來想一想,看看走過的路,望望前方,想想為什么出發,將要去向何方,不疾不徐,走得再遠,她有一股自省在里面,提醒自己不要迷失。

柴靜把剛性的新聞注入了難得的人文關懷,使其看起來更像是一件文學作品而不是硬邦邦的調查。文藝曾是她從事新聞為人詬病的弱點,她為此苦惱,也用新聞教條像繩子一樣牢牢捆住自己,要克制、要冷靜,要避免真相流逝于涕淚交流中,一度成為公眾眼中冷酷的新聞女俠,提問變成激烈的交鋒,然而在真實的生活面前,面對憂郁的少年、喪子的母親,她還是本能的伸出了手,那些教條突然一下子喪失了力量,困在身上的繩子自動松綁,她也不再刻意控制,跟著感覺走,記者,首先也是個人。而她就開始書寫人的故事。



用歌曲講故事——簡評五月天《DNA World Tour In Live 2010》演唱會

故事結構演唱音樂

演唱會并沒有看過幾次,但五月天的這場演唱會卻讓人眼前一亮,并不是他們的舞臺做得多么出眾,而是他們采用了故事結構的方式將歌曲串聯了起來,這場演唱會是以“DNA”為主題,主題故事是講述了一個想要通過研究DNA復制來創造新的世界的團隊面臨追捕的故事,故事情節分為好幾段,每一段都有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與之對應的就是曲目的選擇,這種采用故事結構的方式讓整個演唱會充滿故事性和代入感,同樣也會賦予演唱會節奏。

歌曲中的故事

五月天的歌曲一直都是關于青春夢想的,他們傳遞著正能量,而故事也同樣如此,他們講述的故事里他們不僅是作為演員對其演繹,而是將自己的心意都傳達在故事和歌曲中,他們借助舞臺所賦予的張力,帶動著現場的氣氛,同時在講述著他們對于夢想的看法,我們之所以喜歡流行歌曲,不是其音樂做得多么的動人,而是每首歌都是一個故事,總會有一首歌牽動著心弦,這首歌就是屬于你們自己的故事。所以說現在的演唱會都喜歡講故事,喜歡將故事串在演唱會中,說明他們創作音樂的時候更注重了故事性,用以打動聽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6寫在開始:最近看魯迅的文章,魯迅對于文字的把握是新文化運動之后的新舊更替的銜接,所以在他的文字中會有生硬、晦澀的...
    蘭菲兒閱讀 991評論 0 2
  • 《輻射》真正的精髓,永遠是沿途中所看到,聽到,經歷的故事。 我是一名活躍在廢土上的私家偵探,哪里有委托,哪里就有我...
    八云藍閱讀 1,254評論 0 0
  • 假如生命只有三秒鐘, 我會用兩秒去抱住你, 最后一秒去閉眼。 如果可以, 你是我所有的不介意, 卻也只能是如果。 ...
    晰凌閱讀 510評論 0 1
  • 如果霍頓沒有犯渾 正義的中國網民不會炮轟同名的人 如果裁判沒有認真 荒唐的奇跡一個個誕生 如果身高沒有少十寸 我何...
    徐秀美閱讀 10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