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讀書會上,聽到有讀者說:“如果早十年我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就好了。”走在路上也聽到有人說:“如果我早知道……就好了。”其實一生那么長,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不管何時開始,每個時候,每個年紀都剛剛好,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
兒子四歲開始學鋼琴,學了近十年,在剛剛開始對音樂略知一二的年齡喜歡上了作曲,也在剛好高三的年紀報考了作曲系。現在離高考還有四十多天,各種壓力,各種不易也應運而生,但時光告訴他,必須得承受這些壓力,然后以最飽滿放松的心態迎接高考。這就是剛剛好的十八歲。
祖兒教練是使我變美的健身教練,她氣質獨特,自成氣場,人群中脫穎而出,是個顏值爆棚,充滿愛心,敬業認真,聰明智慧的九零后。在平常上課訓練中,她動作講解到位,耐心細心,休閑時,我們聊生活、聊興趣、愛好、人生觀,聊著聊著我們竟然三觀如此一致,她佩服我的毅力喜歡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我更欣賞她年紀輕輕如此智慧。她在剛剛好的青春時光把她的美傳播給我們這些需要的人們,我們也在剛好的時光,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剛好遇上了。
人生從來都不會嫌太年輕或者太老,一切都是剛剛好。 每個年紀都可以有夢和追夢,只要愿意出發和充滿行走的動力,什么時候都不晚,都可以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有時候,我們會聽到有人這么感嘆,“算了,不想再努力了,都一大把年紀了,”“沒時間、來不及了”這些只是低能量的借口。說這些話的人們是遭遇了一些人生路上的失敗和打擊,當年紀稍大便失去斗志。當有人如此灰心喪氣時,請把下面這個故事告訴他。
陳慧娟,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普通女工,在退休之后成為西班牙《僑聲報》的首席記者,她用切身經歷給我們看到了一個精彩的、發光的晚年生活。和大多數人們一樣,她年輕時候也是上著“朝九晚五”的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辛勤勞動之后退休。她在工作的年月里,兢兢業業,但沒有學到一技之長,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工。退休之后,孩子們在西班牙上學讀書,她便去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她不甘自己的人生如此平庸,于是在閑暇之余她報名了一個寫作培訓班,之后愛上了新聞寫作。從少年時代起,她就有一個文字的夢想,加上幾十年生活的閱歷和工作的錘煉,她對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客觀全面的看法,于是讀者們很喜歡她寫的稿子,后來她受聘成為西班牙《僑聲報》住馬德里首席記者。
反觀我們自身,有多少人比起陳慧娟來,有著更小的年紀和更高的學歷,如果說年紀是一種資本,它只是讓我們的人生追求之路更加充滿能量和希望,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來,再次出發?即便是像陳慧娟這般的年紀,我們在她身上看到的亦是任何年紀都有發光的希望。
我現在的年紀剛好上有老下有小,沒有了年輕時的沖動與浮躁,多了些從容與淡定。我們這個年紀,孩子都已長大,身體都還健康,有了人生的沉淀與沉穩,雖然有困惑,有無奈,有求而不得,但我們腳踏實地生活著,用我們智慧的眼光透過人生的迷霧,可以在慌張無措時靜下心來,走出感情的泥沼,找到丟失的自己。
我們生活在無邊無際的時空中,活在當下,那當下就是最好的。那些笑臉和周遭的一切生命是最好的,包括空氣、塵土和陽光!因為在永遠也不可能重來的人生旅途中,它們是我們口舌耳鼻唯一感觸到的,它們是我生活的全部內容!因為我熱愛生命,所以我相信,所有的經歷都不會成為一種浪費!
做女人,要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比幸運的人普通,比普通的人幸運。你不用攀附他人的枝干,也絕不將就低矮的灌木叢,你的一切,都剛剛好。
壽命有長短,夢想卻沒有期限。只要你想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要開始就不晚,晚的只會是你總不鼓起勇氣的那樣子。
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吧,相信自己,即使是“老”樹也會長出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