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閱無訪滄浪亭
文/江南海北的雪
說起滄浪亭,再熟悉不過了。滄浪亭乃蘇州名園中的名亭,始建于北宋,原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但我一直沒有到訪過??凸俨痪挂獑枺瑳]有到訪過,何來“再熟悉不過”之說?原來,我這里有一座仿建的滄浪亭,一比一,可謂以假亂真。因為有了這座仿建的滄浪亭,對那蘇州的滄浪亭就朝思暮想,查看各種資料,也就爛熟于心了。
說起蘇州滄浪亭,還真有一番歷史可以考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晚期。據說吳越王錢俶妻弟孫承佑,在宋開寶二年任中吳軍節度使,在此營建別墅,百年后漸漸荒廢。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汴京(現開封)遭貶謫,第二年被流放到吳中地區,看到孫承佑荒廢的地塊約有六十尋,花了四萬塊錢買為己有。他在北碕傍水建造了一座亭子,感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蘇舜欽經常駕小船游玩,自號“滄浪翁”,并作著名散文《滄浪亭記》。蘇氏經常與歐陽修、梅圣俞等在此作詩唱酬,從此滄浪的名聲就傳開了。歐陽修應蘇氏之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慶歷八年(1048年)蘇氏去世后,此園幾易其主,歷經滄桑,幾經毀壞,而又修繕重建。歷代以來,園林建筑因文人墨客的題吟而出名。滄浪亭,在各朝各代留下了不朽詩篇和散文名作,除了上文提到的蘇氏的《滄浪亭記》和歐陽修的長詩《滄浪亭》外,還有明代歸有光的《滄浪亭記》、宋代胡珵的《滄浪亭》、清代周凱的《滄浪亭》、清代賈篤本的《登滄浪亭》,等等。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边@句出自“滄浪之歌”的名句,正是滄浪亭之所以以“滄浪”命名的寓意。滄浪歌是春秋戰國時期流傳在漢北一代的民歌,早在春秋時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多次提到?!稖胬烁琛凡⒉粏螁问恰皠袢顺鍪辣艿?,獨善其身”的,而是強調人不僅要剛直進取,也要有豁達的心胸?!皽胬酥遒?,可以濯吾纓?!边@是勸人積極上進的。在古代,“纓”代指帽子,而男子的帽子則是地位的象征,喻指“官帽”。“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是說這滄浪之水混濁也沒有關系,它可以洗滌我的腳。這兩句連起來,一“清”一“濁”,一方面體現了“蓮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另一方面,也寓示了“君子處世,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的深意。
我們的園林中,仿建了一座滄浪亭,雖然沒有蘇州滄浪亭的園林景觀,但大體上,我們仿建的滄浪亭也是在水邊。去過幾次蘇州,去過蘇州不少地方,但還真沒有去過滄浪亭。我們在自己仿建的滄浪亭這里抒發對原址滄浪亭的感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或者:“清風明白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p>
蘇氏在《滄浪亭記》中寫道:“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意思是說:“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或把酒賦詩,或仰天長嘯,即使是隱士也不來這里,只與魚、鳥同樂。形體已然安適,神思中就沒有了煩惱;所聽所聞都是至純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剡^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每當我們游歷滄浪亭,我們同樣回味著蘇氏《滄浪亭記》中的這段話。當我們工作中遇到不快,我們就來到滄浪亭邊散步,體會古人建造與感慨滄浪之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