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的《蜀道難》與《行路難》寫的都是他所體驗到的生命的荒涼與茫然。
? 《蜀道難》中,詩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中,通常我們斷句在“難”字,而作者有不同的見解,他不會斷在“難”字,表現出他對詩句有別樣的理解和感受,同樣也增添了我對這句唐詩的另一種理解。作者認為兩個“難”放在一起時,是一個連接,并且同時出現會有更大的連轉性。在這首詩中,開頭的三個字短句“噫吁嚱”和兩個字加上兩個感嘆詞合起來的“危乎高哉”,形成襯托,然后是一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句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寫出蜀道的危險。詩人李白仿佛把讀者帶到了這么危險的一條路上,讓我們感受到抬頭看時,感受到的高和危險,模擬體驗到的生命的荒涼與茫然。詩的結尾又發出感嘆,此刻作者內心定會是洶涌澎湃,情緒高亢,表達作者的浪漫氣質與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 ? 《行路難》中,詩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也描繪了貴族的華麗,也表現出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誼。黃金的酒杯、用玉做成的盤子,又是多么的奢侈,然而又極度揮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詩人用“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表達內心的苦悶、彷徨,體現哀傷。“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前行的路很艱難。“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四個三字短句,簡短而又有力,表現出前行的路十分艱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表現了他的自信與樂觀心態,又與開頭的茫然心態作對比。詩人對未來仍抱有希望的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也是對美好的不懈追求,我從中感受到李白內心的豪邁之氣。
? ? ? 詩全篇從對生命的荒涼與茫然轉向對生命的向往,這是李白內心的表白。兩首詩都是說明當時的世事艱難,都是自己報國無門的感情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