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敬重那些通過真本事、靠實力而出名的簡書作者,如彭小六,年入百萬不是夢,但他們的成功真的可以復制嗎
一位知心朋友跟我說,他想辭職,做一位自由職業者。不想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工作了。
他羨慕別人靠著旅游、寫文章來發家致富,實現財務自由。想躺在馬爾代夫海灘的躺椅上,賺錢。
他跟我一樣,在體制內工作。
他常常給我說,不想再干下去了,因為害怕一下子就能看到自己職業生涯的末期。
所以,他感覺有無限的壓抑。工作也不夠專心,甚至常常消極怠工。
我勸他寫作。這樣可以充實自己,還能平復自己的心情。
他也愿意寫作,前提是辭職。
首先,我告訴他,你在體制內,也完全可以放開去寫作啊,不需要辭職做自由職業者。
下午的時候,我對windy天氣晚晴的《沒有穩定的職業,只有封閉于穩定的內心》很有同感。
于是,在下面留言:
國家給你提供了這么優越的條件,你沒有了后顧之憂,你可以輕裝上陣、全速前進。
寫作,要不忘初心。
簡書上的名家大作,大多有自己的主業。寫作只是愛好,愛好只是初心,不忘初心,方能行遠。
我在某能源國有企業內,屬于一普通的中層干部,我愛好寫作,沒來簡書之前,我在微信或博客上寫作,雖然工作很忙,有時很累,但是我一直堅持用文字吐露我的心聲。
我是一個思想很豐富的人,日常想的很多,屬于思維很深刻的那種。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傾訴,寫作是再好不過的心理排空方法。
我不喜歡各種飯局。無可奈何,卻要必須參加。飯局上很少有人和你有相同的深刻想法,大家的交流都很膚淺,套話連篇。
如果飯局你不參加,那么壞處多多。首先是領導或同事難免背后說人,而你不在桌上,大家可以很隨意的指責你,如果你參加了飯局,壞話大概就能少很多。
寫作,能夠讓一個人的心靜下來。我寫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能夠和內心深處的自己交流。有時交流的內容很敏感,我就會寫成日記的形式,僅供自己看。時過境遷,再返回看自己寫的東西,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欣慰感。
就像現在,我還可以打開大學時的日記,瀏覽自己當年稚嫩的內心。
有時候,我也迷茫,感覺自己是一個矛盾體,像朱自清一樣,“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每天晚上,會在小區的花園深處,一個人仰望星空,來回踱步。每當這個時候,我就變得很自由,徹底的放松,仿佛這個世界只屬于我,思緒隨風飄揚,內心深處的欲望慢慢變淡,整個人就飛向了無盡的遠方。
寫作,帶上心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