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里,永遠有著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今天是兒童節。但對于成年人而言,它成為了兒時歡樂日子的回憶,成了眼前子女的愿望實現日。

但成年人為什么不能過兒童節呢?我們依然充滿浪漫童真,甚至還有著與年齡不合時宜的可愛,畢竟,誰還不是個寶寶呢?其實哪有什么大人,我們只是長皺了的小孩。

可你不得不承認,變老的確是一瞬間的事。人生這趟旅途中,喜憂參半,那些快樂的、那些沮喪的、甚至是憤怒的瞬間就像大海里的一層層波浪,翻涌著咆哮著,卷走時間,甚至是生命。

我曾在《長皺了的小孩》里看過這樣一句話:

“未來已來,進入自己的后現代,但還不是終局。發現路還在延展,焦慮和恐慌也一直追趕,總有什么東西無休止地驅策人奔向自己也不知道的地界。自己似乎要故意保持未來的模糊性,一直相信最好的自己還沒有到來。”

是啊,對未知的期待依然在心中,對最好的自己的到來依然在努力。我希望這輩子都能夠永葆童心,相信自己仍然在故事的中途。

在我出生還未滿月的時候,我就隨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農場了。長大后,我對那段在農場的童年生活記憶,全部都是夏天。

印象中,那是三亞市一個普普通通但熱熱鬧鬧的農場。雖然那時生活條件并不富裕,但農場的夏天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卻是一段很重要的記憶。小時候的我,懵懵懂懂,目之所及,滿是好奇。那里有走街串巷的大土狗,黑的、白的、黃的、花的...每當外婆去菜地澆水把我關在家里的時候,我總會跑到家門口的鐵門前看那些在外面自由溜達的大土狗們,并想盡一切辦法吸引它們過來,再過來,最好靠近些!現在想來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不過,農場土狗大多是通人性的,我把它們叫過來,就會一路狂奔到廚房,找個板凳爬上飯桌,掀開罩子,找一些肉抓在手里丟給它們吃,它們從警惕地打量我到對著我搖尾巴,我當時心里有說不出的快樂,久而久之,它們都會定時定點來吃點我給的“小零食”,吃飽了就干脆坐下,豎著毛茸茸的耳朵耐心地“聽”我講話。

因為那時一個月才能見到媽媽一回,每回來看我都會給我帶好吃的和美美噠公主裙,所以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和狗狗聊:“不知道媽媽快來了嗎?唉...狗狗,你知道嗎?我好想媽媽!”“阿婆怎么去澆菜澆那么久,狗狗你跑去幫我看下阿婆回來沒有,好不好?”“今天阿婆做的肉是不是可香了?哈哈哈”“阿公今天出去喝茶打牌不帶我,傷心!”......吧啦吧啦,現在想起來,小時候的我簡直就是個話嘮!

白天我最喜歡粘著鄰居家的愛哭姐姐玩,和她在院子里光著腳到處蹦跶,上她家閣樓披著床單和窗簾,蓋著頭巾扮《還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和紫薇說臺詞,聽她用臺式電腦給我放潘瑋柏和張韶涵唱的《快樂崇拜》的MV,兩個人搖頭晃腦開心極了!

有的時候,姐姐的朋友來找她去附近的小河釣魚,我就屁顛屁顛跟著。大家在釣魚前會就地取材,把家附近的竹子劈下來做魚竿,鉆孔,然后把事先在店里買好的魚線穿上去,再一起從家里拿鋤頭在楊桃樹下肥沃的地方挖蚯蚓當魚餌。

因為阿婆每天都給楊桃樹澆米水,所以這邊的土地里稍微翻一翻就會有又肥又大的一團團蚯蚓家族。有的時候,他們抓到一條就拿到我面前來嚇我,我看著黏膩蠕動著的蚯蚓,渾身起雞皮疙瘩,在院子里大喊大叫找阿婆,想起來真是好笑,哈哈哈!

到了河邊,大家都在專心致志地釣魚,我也不例外,可是哥哥姐姐們總能釣到大魚,而我釣到的都是小魚仔,是不是年齡相仿就會互相吸引呢?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正蹲在陰涼處望著河面發愁的我,驚喜發現我的正前方有一團晶瑩剔透的蝦在啄泥巴,我馬上激動地向前匍匐著,想大撈一把展現我的實力,不然哥哥姐姐們老笑我,結果差點撲進水里,好在有個哥哥眼疾手快一把把我的衣服抓住,要不然我就真成了魚餌了!后來有一回躺在老嬸綁在河邊的吊床上納涼,發現一條水蛇在水里扭來扭去,然后再回想自己差點掉進去的經歷,真的是后怕啊!!

夕陽西下,晚霞映照著我們每個人的臉頰,開心貪玩的孩子到了回家的時候,我每天都掰著指頭計算距離媽媽來看我的時間,滿懷期待那一個美麗的明天。

農場人夏天夜里總愛搬自家凳子在門前,吹著夜風,在星空下和鄰居嘮著家常,有的時候我還能在周圍的草叢里抓到忽閃忽閃的螢火蟲,畫面就和宮崎駿動畫一樣溫馨美好!

我跑累了,就窩到阿婆懷里,嗅著熟悉的氣味,聽著阿婆和鄰居們漸漸模糊的談話聲,做起一個美夢...夢里...媽媽來了,帶了我喜歡喝的奶粉,還有甜甜的煉乳,粉色的扎著蝴蝶結的公主裙,還有一雙酒紅色的锃亮的小皮鞋~星空下,夏蟲聲淺,我在阿婆的懷里,享受這幸福無邊的夜。

長大后聽阿婆和我說,才知道那時媽媽坐“三輪車”,提著大包小包一路來看我要花費半天時間,轉車坐車,因為那個時候的交通還不方便,不像現在一個小時就到了。而且媽媽自己上班省吃儉用,給我買的東西全是到當時三亞唯一一家高檔商場買的好奶粉、漂亮裙子和小皮鞋。說到這里,想起來有的時候,媽媽來晚了,我會怨她,和她發脾氣,不和她說話,這難得的團圓日,卻被我浪費,真是太小孩子氣了!

《請回答1988》里面有句臺詞: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喜樂終究有盡頭,成長后,簡單的快樂都變成了奢侈品,我們每個人都奔波著,忙碌著,但依舊祈盼努力能夠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節假日久久回一次農場,都是十分難得的。

但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以前常常坐在石榴樹下抽煙的阿公,變成了客廳里擺放著的畫像;隔壁鄰居家的狗狗“胖胖”也不再找我要吃的;鄰居家的姐姐結婚了也有了自己的寶寶,老嬸和老叔也從院子里搬到了大房子,一切好像都變了,周圍的鄰居變成了陌生的租客,我們不再月下納涼,不再交換剛做的冒著熱氣的吃食,農場不再一如既往,但我的心一直在那,我們明擺著是看到田園牧歌的最后一代人。

有書上說:鄉村是世界的根,人類的童年和老年。個人的枝葉蔓延源自可頌的土地,我似乎也只是吸收、索取,從未歸還過什么。

但那卻是我記憶中最好的童年,無以復加。它不需要有多繁華,多現代化,歲月靜好,大家親切熱鬧便是最美的畫面。

還好,我曾經在那樣的農場生活過,這些記憶支撐著我去游世,去跋涉,帶著熱情與好奇。現在回想起在農場嬉戲的情景,是那樣自由和天真無邪。沒經歷過的人,不會有這樣難忘的生活感受。我很慶幸自己曾經擁有過那樣一段純粹美好的童年時光。

加繆說過:在隆冬,我終于知道,我身上安放了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

嚴明在《長皺了的小孩》一書中說過的這幾段話,我很有共鳴:

一個人,是童年的那個自己逐漸變老了,還是最終完成了成長的時候才算自己呢?最初和最終,起跑點和終點站的,到底哪一個是真正的自己?我想,人,就是帶著孩童、少年的心智出發的,一路完善、健全自己,興致勃勃去看看自己變老了是什么樣兒。

人生的半途,恰是一個可以瞻前顧后的時刻。喜歡奔跑,總是處在待命的狀態,但一直也沒有發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走過了對身體的好奇,為世事所困,轉眼看見這人生就翻青換黃,明鏡白發。當初答應自己的,眼看著未必能做得到了,之前的一些血氣方剛的允諾,已成妄言,成了隱隱的苦衷。曾以為自己有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的本事,后來發現再怎么搖身,都沒能再變。

當初聽聞了一個叫做理想的東西,信以為真,為之奮身。既然我這么相信,那就再找找,再等等。告訴自己說,有的天亮得快,有的天亮得慢一點,你要耐心。

永遠不安,永遠地夢將來。鏡子里還是一張不后悔的臉。

少年心,最珍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世界上其實沒有大人,只有長皺了的小孩。

后有追兵,前程隔海,我們遠未抵達。

作者:小雅(GZH:月雅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