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四上學期忙完學校的一點事情,就被匆匆的拉入到實習生的隊伍中,我想,我的青春,你為什么要走的那么著急,你像一個陪伴我十幾年的兄弟,讓我突然的送走一個這樣的兄弟,我不知道眼眶濕潤是不是錯。
記得劉同說過:我很好,不是指我們終于熬到有了錢,有了朋友,有了人照顧的日子。而是指我們終于可以習慣沒有錢,沒有朋友,沒有人照顧的日子。我很好,是告訴你,我越來越能接受現(xiàn)實,而不是越來越現(xiàn)實。我想好多人都被這句話戳中了。只是幸好我還沒有習慣一些我不習慣的,我還沒有接受一些我不接受的。劉同還說青春就是自己,所以我們不必為過往悲傷。經(jīng)過一大波的懷念青春的浪潮,青春被刷了一層又一層油漆,已經(jīng)被當成了一種生活用品。不過每個青春都應(yīng)該還有幾個共同點——可以說到天亮的,用來懷念的,?可以提升逼格的,用來對比現(xiàn)實的,還有就是不知道他在哪里。
我問自己,你的青春是什么,是不是光著膀子在操場打球;是不是和另外一群擁有青春的人在宿舍打鬧到很晚;是不是每天只用操心窗戶外邊的班主任和考試的成績;是不是心跳加速著遞出去的情書;是不是和他們在一起碰撞的酒杯;還是每天中午都會被陽光灑滿的教室。這些片段都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膠卷,存放在文件夾里,我們把這個文件夾命名為“青春”,所以我認為青春就是回憶,在回憶里生,也在回憶里死。雖然我現(xiàn)在并沒有成功,但我非常感謝我的這一段青春,為什么說是這一段,因為十年之后,我應(yīng)該會有另一段青春。
你帶給了我朋友,帶給我故事,帶給了我回憶,然后你走了,或許你又去陪伴另一個人了,而迎接我的是剛剛和其他人告別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