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一個月每天出一道題是什么感覺

去年六月份的時候,我和365計劃書的發起人小魚申請了今年3月的題主,沒想到時間這么快,我期待已久的2016年3月就這么波瀾不驚地過去了。


發起人小魚


緣分很神奇。知道小魚是從2012年開始的,那個時候不確定有沒有365計劃書,但知道有小魚的活頁和她的非常受歡迎的模板,在ig上她的模板在歐美活頁圈有蠻高的普及度。一開始的互動只是在ig上互相點贊,真正好好說話是從去年的采訪開始的,真正交上心卻是從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一次又一次地討論中積累而來的。

偶爾會覺得,這好像是一個在國外成長和生活的我,莫名地就產生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覺。很多時候回答問題,我們是一條戰壕里的戰友,和別的小伙伴據理力爭;有時候也許出發點不同,但是殊途同歸;有的時候也許面上看起來是相同的,背后的意思卻是大不一樣;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站在對立面,就著過敏到底是不是富貴病爭論起來。但是這絲毫都不影響我對她產生的一種默契感,和她溝通的時候特別輕松,好像我說什么她都能懂。

她和我不一樣的點,是她可以三年如一日,一直堅持著365計劃書,到現在已經第1034問了。365計劃書其實是一件有時候有趣,但是有時候枯燥的事,最難挨的應該是會有更多寂寞的時候。

每天一問,至少累積了她 2000個小時,按照10000小時理論,不知道這么多的時間里,這么多的每天一問里,她積累下來的是怎樣的思考?大概足夠寫一本書了吧。


一個月的題主不好當


來說說我當題主的這一個月。其實出題并不難,難的是要把自己想問的問題,綜合考慮題目的難易、大眾的同理心、互動性和多個平臺的執行程度,變得很麻煩。

比如我很想問“是不是有可以衡量愛的單位”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想法源自看愛因斯坦的一封家書的時候,他連能量這種難以描繪的東西都能有精確的公式去表達,有單位可以衡量,那么感情這種摸不著也感受不清楚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可以用什么單位來衡量,是不是會有什么沒有被發現的公式來描述呢?我很喜歡希臘人在科學上的美感,什么都可以用最簡單最美的數學公式來描述,那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情感呢?我妄圖找另外一個極端的事物來描述它。

但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理解清楚題干都有點困難吧?更不用說獲得五花八門的各種腦洞大開的答案了。所以這道題最后被我拿掉了。

我準備了35道題,最后也不得不擴充到40道題,拿掉了好多原來定好的題目。


題目的類型和安排


一開始的時候按照討論方式,我把題目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辯論型(比如“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這類問題是否給孩子造成童年陰影”),一類是列舉型(比如“你有食物過敏嗎”)。列舉型一般比較容易回答,所以出題之初,我把題目按照這兩種類型輪流提出去安排了。

開始以后才發現,辯論型的題目難度較高,需要能辯得起的雙方或者多方,要討論起來并不容易,就降低了這類題的比例。

由一開始的二元分類標準,換成了按照思考深度評級的三級評分標準,然后按照波浪曲線安排,在松弛中穿插大小高潮。

而按照內容區分的話,我把題目分成生活經驗題、自省題、思考題和大開腦洞題。

生活經驗題如:“3月25日:你參加過什么社群,有什么樣的收獲?”

自省題如:“3月3日:除了__,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

思考題如:“3月9日:喬布斯說,'你缺乏人生經歷是因為你從來不求助',你怎么看?”

腦洞大開題如:“3月26日:假如超人掉落到中國,在中國父母撫養下長大會發生什么?”

這次也嘗試了一些新的答題方式,比如填空題和圖片題,一共有三道(例如“3月29日:用一張圖說明你的職業/專業。”)還有給愛人連發“我愛你”三遍然后截圖的游戲題(3月24日)。

像思想實驗的兩個討論群


當題主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到題目拋出來以后,解題思路往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

365計劃書的兩個群,就像一組對照思想實驗。他們很經常往完全不同的方向去發展。而導致這樣差別的最重要的變量是頭三個發言的人。頭三個人的發言基本決定了這組人在一定時間內討論的論調,開了一個論點,后面的人就不斷在這個點上深挖、補充或者對質。

討論思路模型大多時候就像雙螺旋線一樣,有正方反方,偶爾穿插著上帝視角的“怎么樣都對”。就像很多事情的發展一樣,往往出現一邊倒的情況,后來又出現一波反對浪潮矯枉過正,最后才趨于平和,歷史總是在重復著這樣的變化。但是真的這么簡單就無趣了,會有一些人帶著不一樣的顏色混到這一缸子染布中去,忽然就變了顏色。

總之,討論的方向很少會按照我出題時候的預估去走,人們總會挖掘到莫名其妙的點來理解我的問題,然后自行回答。


3月我最喜歡的3道題


3月23日:如果古人會攝影,還會有人畫畫嗎?

這道題其實是一位朋友問的,事后對自己當時的回答很不滿意,也想了好多種答案但是因為知識儲備不夠都覺得不夠精彩。這個問題真的很妙,妙在可以有太多的想象空間,人類之初畫畫這件事到底是不是為了記錄?抽象思維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

3月6日:喜歡爸爸或者喜歡媽媽這個問題,是否會對孩子有負面影響?

這個問題事后我寫了一篇文章,這是真正從討論中啟發到我,讓我的認識有上一個臺階的問題。

3月10日:你定義過自己的年度色嗎?

點子來自pantone已經出了10年的年度色,也是輸出了自己的一些理念。我很喜歡給自己設定一些主題,視覺上就是某一段時期的主題色彩,這樣會很容易讓自己愉悅和聚焦,充滿儀式感。

最意想不到冷門的一道題


3月15日:聊聊最糟心的一次購物經歷。

我以為大家會有很多苦水想倒,卻忘記了其實人都會選擇淡忘負面的東西,留住美好的回憶。本來就是充滿負面情緒的題目,也會讓人提不起勁去回答。


最意料之外熱門的一道題


3月30日:“字如其人”是真的嗎?

這道題我以為會因為也許要po圖對照,提高答題難度所以回答的人會相對較少。卻沒想到群一從題干中“奸臣”秦檜的奸與不奸開始討論,而群二正兒八經地闡述了各種方面包括警察、包括影視作品等各種素材。最后小魚說,這是一道貼近生活不會過于高大上的題,所以大家說得開。


最有用意的一道題


3月21日:如果你想實現人生目標,那么需要一個什么樣的陪伴你的人?

這個問題其實是海藍老師用來啟發學員們究竟應該做怎樣的父母,我也寫了一篇文章,這幾乎是那次家長課堂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我明白了我應該怎樣當自己的父母,怎樣愛自己。

這道題的含義遠在問題之外,所以從這道題開始,我把提問放到了提問材料的中間,而后半篇文章都在解釋我為什么提這樣一個問題。我放了很多感情在里面。



水淺問我,出了一個月的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當題主,其實是在把你的一部分思考抽出來,拋磚引玉,借著別人的大腦來看這些想法。幸運的時候,思想和思想會碰撞出很美的火花。更幸運的時候,會收獲一些知己。

但是印象最深的,是世界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看到的都是自己思想的映射。





DAY 35 - 36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周日本來有客人預訂brunch, 按照程序,應該提前打電話過去跟客人再確認的,結果因為冷戰,誰都沒提這事。11點客...
    廚房里的xiao閱讀 190評論 0 0
  • 今天看到小伙伴兒們都跟打了雞血一樣,一直要資源到家樂福關門兒,大街上人都星星玲玲的了,突然發現我們都瘋了。...
    快樂的小博兒閱讀 370評論 1 1
  • 你說得越多,別人記住得越少
    dq920813閱讀 200評論 0 0
  • 按:各位同學,今天是2017年1月22日,請你以“我的這一天”為話題,寫一寫,不超過140字。今晚7點半前分享微信...
    簡約語文閱讀 89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