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7.31【Day125】今日所讀:《把幸福還給孩子》
P133-P196
?①先去做,再去補充--教學理論與實踐:
作為理論探索者,李躍兒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現在很多老師只是去教,按部就班,從來也不去想,這樣的課程,那樣的孩子,都有什么樣的方法,我的一個同事,非常具有創新能力,她教書之外,還會自己摸索一套套理論,跟孩子,跟家長,關于教材,關于課程體系,我覺得,這跟她的個性也有關系。最初的我也是亂闖,自己的一套教育體系在后面也開始慢慢建立,希望自己可以向他多學習~
?②東方思想的偉大--《易經》:
最近幾本書看到好多都再推崇易經,神秘感越來越強,馬上要去看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2,我覺得它一定是宇宙密碼。
?③教案和實際課堂--教機的把握:
在教案里,你可以設想一種完美的教學環境,但是現實是你肯定會適當調整,最初的我還記得,拿著教案去上課,不時還偷偷看兩眼的緊張,現在書也不用了,在適當的時候,說不同的話,制造不同的教機,測試孩子的反應,根據孩子的反應不斷的調整課堂策略,這時候才算真正把握課堂,把握學生。
?④學習動力的源泉--對未知的渴求:
利用不同的導入,來喚醒孩子內心深處原始的渴求,讓他們積極的自己推理和總結!不過,就跟作者最開始所說的幾個案例,就算是導入,也要有方法和技巧,要真正能產生作用的導入,簡單,直接,高效,而不是花里胡哨。
同時:現在的成人,要想學習一個新的技能,確實可以試著自己給自己制造麻煩和渴求,調動自己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