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_蘋果姐姐?微博:蘋果姐姐在美國 知乎:鄭辰雨?查看知乎原文
有人說,不想當CEO的產品經理不是好產品經理。
只想當CEO的產品經理更糟。
Sam Lessin 是 Facebook 的前產品總監,一手搭建了 Facebook 的 Timeline(時間軸)和 Identity 組。他是硅谷最具前瞻性和敏銳觀察力的產品天才之一。
2005 年,Sam 從哈佛大學社會研究系(Social Studies)畢業后,在貝恩咨詢工作了 2 年,之后創建了云分享軟件http://drop.io.?2010 年http://drop.io被 Facebook 近 4000 萬美元收購,主要是人才收購 ( Sam 和 Mark 是哈佛的同學和好友,在 Facebook 早期融資時,Sam 給 Mark 介紹了很多投資老大)。
2015 年,名利雙收的 Sam 決定再次創業,他和 Venmo 的創始人 Andrew 正在努力搭建一套新的操作系統,通過 AI(人工智能)實現和機器人說話就像和人說話一樣順暢——電影 Her 中的場景。
2011 年 11 月,我在 Facebook 總部第一次和 Sam 圓桌討論。之后,一直追看他的演講和文章的更新,還翻譯過他的講座,5 年間和他通過郵件交換過很多想法,受益匪淺。這次來到硅谷,有幸再次見到 Sam. 聽他和中國頂尖創業者討論產品設計、中美創業環境,和他的新創業項目:用 AI(人工智能)實現電影 Her 中的場景,再次佩服至極,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來了一場「微信直播』。
01 兩條產品經理 (PM) 法則
法則 1: 讀幾本科幻小說,把里面描述的東西變成現實。
“Go read sci-fi books and make it happen. ”
法則 2:設計產品時,先忘記技術本身,因為科技變化很快,但是人的本性和需求是不變的。
“When designing product, start by stripping out all technology,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that’s changing,but the fundamentals of who humans are, and what we want to navigate are NOT changing. ”
02如何定義 + 衡量好產品?
Sam 認為好的產品需要有數據和框架來量化成功,產品經理需要想清楚如何用具體的數據來定義成功。 一開始,Sam 和很多人一樣覺得有了數據目標,會限制想象力;但事實上,量化讓團隊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團隊可以根據 KPI(績效 / 季度目標)自己探索從 A 到 B 的方法,而不需要老板的 micro-managing (管太細)。管太細會束縛團隊成員的發揮空間,管理者也會心很累。
“Define framework and metric for success. How can we quantify (量化)what we want to achieve ? At first, I thought numeric goal is limiting. In reality, number is very free. It let the team breeze and go figure it out vs. micro-managing. If you can't articulate what success is , you can't give your team freedom to pursue success.”
03什么是好的產品經理?
一個團隊有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工程師 3 個主要職位。Sam 舉例了 bad PM vs. good PM:
- 不好的 PM:我是這個團隊的 CEO,攻城獅和程序媛要聽我的;
- 好的 PM: 一個好的產品需要代碼和設計,我的工作是協助團隊一起達到目標,實現產品需求。
在面試 PM 的時候,Sam 會判斷:
眼前這位面試者:想當產品經理,是因為他想當 CEO,但是暫時沒有機會?還是他是有服務意識想做好產品?
Do they want to be PM to be CEOs and can't get that job ? Or they want to be PM because they are service oriented?
04初創公司:不要過早的招聘 PM
Sam 自己的初創公司沒有招聘 PM,或者說作為創始人,Sam 自己就是 PM。 他認為初創公司不應該急著招聘 PM(product manager) ,而是需要 product engineer:有產品和設計意識的工程師,獨角獸人才。
05如何準備 PM 面試?
我曾經寫郵件問過 Sam: 如何準備產品經理 PM 面試?他分享了 3 條:
1. 花很多時間使用面試公司的產品和競品 / 相關產品,獨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的見解,分析產品的優勢、劣勢。在戰略上,產品下一步應該重點做哪塊?為什么?
"spend a lot of time with our products and those of other related companies, then develop opinions about what we are doing well and poorly, and strategically what we should focus on"
2. 花時間仔細思考你會如何設計產品, 并想清楚細節
"spend time thinking about how you would design and implement specific feature ideas in detail"
3. 走心更要走腦,能夠有邏輯地估算和產品相關的數據
這個和咨詢公司的面試有些類似,比如估算 Facebook 每天有多少照片上傳,需要多少服務器存儲等。
"get a familiarity with ballpark math around our system…. e.g. How would you estimate how many photos are uploaded to Facebook every day, how much storage is that, etc."
聽完 Sam 的演講,我很激動。這是硅谷給我最大的啟發之一:具有前瞻性的產品牛人,從根本去分析問題。
送個福利:產品經理千人峰會直播票,加微信號1025792036備注“ZB”申請。
歡迎來現場參會,點擊http://event.3188.la/315019104或掃描圖中的二維碼進入報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