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五一回家第二天,上午五點起床吃完飯帶兩個小朋友去逛超市,中午回來帶諾兮,吃完飯陪媽媽去銀行辦業務,辦完之后媽媽想要去逛街,陪。然后回到家,陪爸爸聊天說話,哄諾兮睡覺。
前一天晚上和大白先森吵架1點多才睡。
然后頭痛欲裂。很久沒犯的老毛病,偏頭疼。
把諾兮給大白先森哄,然后他幫我按摩頭部,媽媽得知我頭疼,趕緊放下手中的活進來幫我按。
不知為何,眼淚止不住的就流出來了。
大白先森趕緊解釋說,她頭疼,嫌我沒有照顧她。
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我有一肚子的話想要對媽媽說,可是我又不知從何說起,我想訴苦,可是我又怕她擔心,我所有的苦悶找不到一個缺口,只得化作眼淚流淌。自從家里出了變故,我有太久沒在媽媽面前流眼淚了,我慢慢的從一個愛哭鼻子的女兒變成了媽媽的精神支柱。
02
有了諾兮之后,或者說是我們從老家回到北京之后,我才感覺到了生活的苦痛。
大白先森的媽媽為了幫我們照顧諾兮,來北京與我們一起生活。這是我第一次與不熟悉的人生活在一起,原本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小小世界一下子被擠得滿滿當當。
婆媳之間的矛盾,兩代人之間的鴻溝,生活習慣的迥異,育兒的不同觀念……每天都在碰撞、刺激、傷害。
在她到來的第二個星期大概,我們就爆發了一次戰爭。因了之前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我對她的態度總是不冷不熱,因為心里有怨,再加上她一些我認為不好的生活習慣。終于在一次諾兮哭鬧不止的時候爆發,我們大吵了一頓,之前的很多問題也被我拿出來當面質問,雖然最后沒有得到她的道歉,但我的心里總算得到了紓解。
關于諾兮冷熱的問題每天都要拿出來說一說,老人家怕冷,可是諾兮體熱,尤其濕疹還在反復。因為這個問題我們每天都要爭論好幾次,翻來覆去,明爭暗斗,精疲力盡。還好,現在她已經接受了我諾是個小火爐的事實。
我們兩個人吵架,老人家也總想進來摻一腳,明面上不偏不倚,實則幫著兒子,說一些話給我聽,我呢,就會更加生氣,對他兒子大打出手,抓的滿身傷痕。
我習慣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可是有了大白先森的媽媽,有了諾兮,小小的家里再也沒有我的秘密領地了。
……
03
還有就是我和大白先森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
他變得脾氣暴躁;我也變得更加敏感,他一句本沒有惡意的話只因語氣不是特別好,都可能會引爆我的情緒,從而引發爭吵;他變得直男癌,我抱怨他對我少了關心。
我習慣將自己認為對的和好的強加給他,因為愛,可是在他看來就變成了控制欲,我要他不要玩游戲,我要他按時睡覺,我要他只能喝純凈水……
一次一次,愈演愈烈,我覺得他不再愛我,他覺得我無理取鬧,我們都有滿腔的情緒無處發泄。
無數次我生氣的時候甚至都想過不如就此分開,可是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我依然還愛著他,他也最終不會任我一個人一直氣下去。
生活總是暗了又亮,吵了又靜,可是大白先森,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敞開心扉好好談一談了。
生活總是這樣無奈,而這種無奈往往來自我們最親近的人,情感的羈絆,讓我們無力反抗。
我第一次意識到生活的艱難。
04
媽媽說,你實在很幸福了,從預產期前一個月大白先森就辭職陪產,到諾兮三個多月,我們紛紛上班,從沒一個晚上起來喂過夜奶,也從沒一個人單獨帶過娃,現在還能上班,孩子也不用交給陌生的保姆……
她那個年代,自己帶倆娃,沒有別人幫忙,還要做飯干活,有一次要出門辦事,只得把還沒滿一周歲的我一個人放在屋里睡覺,回來后發現我不見了,原來是我醒來找不到媽媽,一個人可能是摔下床吧,然后爬著滿院子去找媽媽,泥土的院子里有我爬過的痕跡,最后順著爬痕媽媽在廚房找到了我,很是心酸。
有時候生氣,我早晨上班時會計劃好晚上去姐姐家透透氣,或者獨自去逛街吃飯,可是下班時間一到,就迫不及待屁顛屁顛的跑回家,去擁抱我一天沒見的諾兮。
時不時想逃離,卻總離不開的地方,是家啊!
目前,我擁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有雙方父母,有愛人,有我親愛的諾兮。
每天下班之后,陪諾兮聽音樂,大白先森也守在旁邊,廚房里是忙碌著給我們準備晚餐的大白先森的媽媽,那一刻,我是幸福的。
我們以愛的名義融入一個共同的體系之中,但是我希望我依然可以保持自我,我希望自己不至于被家庭吞噬,我希望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獨立人格。
家庭可以是失敗而苦澀的,也可是是成功而甜蜜的,很神奇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可以在瞬間逆轉,我們所有人在微妙的平衡中尋求和平。
前幾天看是枝裕和的電影《步履不停》,一個小恙卻和氣的家庭,每名成員各懷心事,不溫不火、真實不做作的家庭生活,再平靜也穿插著波瀾,我想這就是家庭生活吧。
我們每一個家庭都充斥著太多的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傷痕,最后卻也成為滋養和保護我們最堅固最溫柔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