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一直在為房子的事情忙碌,考慮房子幾個月,正式研究看房一個月以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這里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有些人來說有些幫助。
我在深圳周邊買房,這里以我所了解的臨深片區的情況為例。
1、為什么要買房?
我一直非常喜歡深圳,曾經旅行過中國很多地方,很早就在考慮哪個城市最符合我對生活所有的期待,很多地方都是屬于要么太過繁華商業化而失去了自然氣息,而對我曾求學的西北地區來說,那邊很多城市又屬于自然風景絕美而生活配套設施差了一些。
我想要尋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第一,離家鄉湖北不要太遠,畢竟年齡越大越需要考慮家里;
第二,工作機會多,最好自由創業氛圍濃厚,有助于事業的發展;
第三,最好是海邊的城市,這對貪戀大海沙灘的我來說非常重要;
第四,城市包容性大,生活起來不要過多受本地人裙帶關系影響,畢竟我沒爹拼,只能拼一點點的才華;
第五,教育醫療設施具備先進性,且城市周邊5小時生活圈有足夠多的休閑度假區,適合工作之余安放一下疲憊的心。
綜上,我鎖定了深圳:
一個本地人都去了香港的移民城市,
一個坐上高鐵四小時就可以回家的城市,
一個清華北大港大港中文哈工大設立研究生院的城市,
一個創新活力十足創客云集的城市,
一個面向香港背靠廣西貴州湖南福建等后花園度假區的生活之城。
由于我對深圳的炙熱之愛,David先生選擇去華為工作,2016年6月底去深圳龍崗區華為總部入職。
我開始考慮買房自住,正兒八經關注房市。此外,大城市租房也貴,如果能勉強湊個首付,每月房租和月供持平的話,為什么不買房呢?再此外,像深圳這樣的天價房價城市,房價只漲不跌,既然遲早會買,不如早買。
2、一手房還是二手房?商品房住宅地還是商住兩用地?
說實話,深圳的高房價曾讓我考慮過買二手房,而且深圳有很多小產權房特別便宜。因為窮,也曾仔細研究過,一般二手房的價格是兩百多萬,地段遠一點的也得一百來萬,可是在二手房網上我也曾看到過很便宜三十多萬到六十萬不等的房子,后來才知道是小產權房。
什么是小產權房呢?就是在政府規劃還沒完善的時候,村委會等集資利用當地的土地興建起來的房子,沒有具體房產證,產權登記在村委會集體產權。對于這方面,我不太了解,查了些資料后就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沒有保障,一旦政府要征用這塊地,進行拆遷的時候你就一無所有了。
關于產權,正常商品房住宅用地是70年產權,而商住兩用的土地是40年產權。這在去年可能還很重要,但是今年有了新的政策,房產新政策規定以后將由“不動產證”取代“房產證”,其中不再有產權年限之分,也就是說,只要這房子不倒,就屬于你長久的不動產,只不過可能所謂的到期之后續點稅費而已。
考慮我和David一兩年之后就要結婚,那么房子作為婚房也最好買一手的房產證齊全的房子,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裝修。那么接下來就是要考慮地段的問題了。
3、買哪個片區的房?
2014年寒假,我曾去深圳香港旅行,當時住在朋友家,龍崗區坂田,那塊兒當時房價均價2萬,如今已經漲到4萬多了。最近的新聞也曾曝出,深圳市區房價已經漲到10萬一平。好吧,買不起市區就看看郊區吧,坂田華為總部附近曾一度是我關注的對象。
我的原則是買房一定要在公司附近,最起碼開車不超過15分鐘,因為David上班太辛苦了,我不可能讓他晚上加班到十一二點還在回家路上折騰時間。家,就是港灣,就要在疲憊時,觸步可及。
去年十月David拿到華為Offer的時候,我就開始查看華為附近的房價。半年多來,我看著龍崗坂田房價一直上漲,很有壓力,反正就是不吃不喝也絕逼買不起的節奏,何況我還沒正式畢業。于是暫停了關注,打算等我也畢業緩兩年有事業基礎了再說吧。
然而,今年曝出了華為要搬到東莞松山湖的新聞。我可能不希望是真的吧,畢竟我愛的是深圳呀。本來華為就在深圳邊兒上,這等于又往邊兒上的邊兒上搬了呀!
直到前段時間David入職告訴了我這個確切的消息,2017年他們終端部門都要往過搬,到2018年所有研發部分都搬到東莞松山湖。
在我印象里,東莞的整個配套設施應該都是工業園類的,心中的不滿油然而生。
帶著不甘的心開始查大量的資料,卻發現東莞、深圳、惠州“三位一體”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強,而且華為要搬去的松山湖居然是國家級5A風景區,就在深圳北邊一點,開車四五十分鐘輕松抵達深圳市區,那邊的輕軌、地鐵也都在興建中,未來會與深圳無縫對接。
看到這里我有些激動了,當年華為從深圳市中心南山區搬到龍崗坂田,坂田從不知名的郊區小村發展到現在房價快5萬一平,如今又要從坂田搬到松山湖,難怪松山湖房價已經直逼3萬了。看來要抓住機會下手啊。
恩,打定主意買松山湖華為新基地附近的房子。
由于松山湖景區內外已經不批地了,沒有新樓盤,舊樓盤售價太高,我只好考慮周邊車行十分鐘可抵達的樓盤。然后我就只看距離松山湖華為基地比較近的片區,右邊的片區老城區配套比較陳舊,新開發的樓盤房價逼近2萬,也不考慮了,北邊的片區大部分還在開發建設中,新樓盤房價1.5萬左右,附近還規劃有城際輕軌、地鐵等,距離高速路口也近,開車出行便利,最重要的是,開車6分鐘即可抵達華為新基地!
最終,敲定松山湖北片區。(曬幾張松山湖照片吧,養養眼)
4、周邊教育、醫療、購物等生活配套
既然房子是自住比例比較大,那么就要考慮以后寶寶上學的問題,但我對于學區房這點并沒有特別看重。有好的教育資源固然好,沒有也不必強求,畢竟我和David兩個碩士生自己輔導孩子學習應該也一點問題都沒有,學校嘛,就給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就好,沒必要刻意追求高教學質量,高競爭性,那樣太摧殘孩子了。
在我自己的求學生涯中,我記得爸媽從小都沒怎么管過我的學習,沒有逼著我一定上重點學校,我反而學習很輕松,印象最深是在我當年的那個小學,我幾乎每天都是看童話故事和跳皮筋,小學畢業升初中的時候還是全校第一。
后來我上大學、讀研究生,認識很多很厲害的牛人,他們很多來自教育并不發達的家鄉小城,他們也從未覺得別人口中強調的天價學位有那么重要。你學得好與不好,在于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不是處在所謂的名校當中。
醫療這塊兒我不是特別了解,只是考慮到有個小病小痛的能去附近的醫院看病就好了,沒想太復雜。
關于生活購物這個問題,出于女人的天性,我還是比較看重的。畢竟我也不想跑十公里以外去買東西,所以房子周邊必須要有相應的商業街、商業廣場之類。
目前看來,我所看中的房子以上條件都滿足,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有,至于是不是名校我不得而知,因為我也不是本地人不太了解,之前還在華為社區聽說當地政府給了優惠,以后華為員工的孩子都可以入學松山湖中學(據說考上重點大學的比例在整個廣東省赫赫有名),但其實這些我都沒太在意。附近有醫院,樓盤后面是已經開發好的小商業街,對面是正在開發的商業廣場城市綜合體,聽說地鐵站可能也要開在附近。
5、篩選房源信息
這一點我經歷了很多故事。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既然需求已經很明確,根據片區、房子特點、距離、價格來找豈不是很容易?如果你這樣想,就跟我犯了一樣的毛病,too?young,?too?naive.
因為我在國外,很多房源信息不能直接打電話,只好加那些置業顧問、房產經紀人的微信去聯系了解,后來才知道網上很多價格都是不真實的,甚至有很多假房源,這些都是為了吸引客戶。然后那些房產人就會追著你一直不放,一天多次給你推薦房源,多次想約你去樓盤看房,把你當做潛在成交客戶。
當然我也不傻啊,我雖然不一定被他們牽著鼻子走,但是我可以從他們彼此口中對比分析我所需要的房源信息啊,還可以看好幾個樓盤之后讓他們車接車送帶David去看房了解實際情況。
網上魚龍混雜的信息很多都是中介發布的,其實一手房的市場比較簡單,流程也不復雜,沒必要依靠中介。這是我在綠地集團上班的表弟告訴我的,他還告訴我銷售手里一般都有一些折扣,要盡量去談判爭取來。
我一般看房的來源是家家順、房天下、安居客和鏈家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篩選。對于備選房源,可以列個表,然后再分析對比。記住,信息一定要多樣化,才有對比性哦。
6、關于房子的綜合打分評判以及注意事項
我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很好的選房參考評分表,這里分享給大家:
你可以根據這個表格來給自己選的房子打分,低于60分的話就不用考慮啦,70分以上是還不錯的。當然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只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評判下來有個還不錯的分值就可以考慮入手了哈。
我自己看中的房子,預計打分在85或者90分,算是各方面來說很符合我的要求的,政府規劃的城市綜合體、地鐵輕軌站都在興建,甚至即將引進的南美世貿區免稅中心開車幾分鐘都可以抵達。靠近松山湖,那邊正在引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以華為為例,陸續還會有兩三家500強公司入駐。公共設施完備,周邊有好幾個公園、湖區什么的,開車6分鐘即到松山湖國家5A景區,相當不錯了,唯一的弱點可能是我不了解的學區和人口因素,這點沒什么影響。
關于房子本身需要注意的問題:
樓層:一般來說一棟樓如果有15層,那么1-5層是低層,6-10層是中層,11-15層就是高層,出于“站得高看的遠”的景觀考慮,很多都喜歡高層,但其實,高層也有高層的煩惱,比如空氣質量不如中低層,比較稀薄,對于心臟病患者以及老人來說都不太好,對孩子發育也不太好。而底層可能會比較潮濕,如果樓下又有商鋪的話還可能比較吵。所以如果有條件,建議選擇中層。
朝向:一般來說坐北朝南是最好的朝向,因為太陽直射是在南面。其次是東南,西南,東北,北等朝向,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會冬暖夏涼,采光也比較好。所以我家David去看房的時候就發現了,朝向和價格是成正比的,我們看中的房子朝向西南,對著社區花園別墅區,而對面的房型朝向東北,對著馬路商業街,還多3平米,價格卻便宜5萬塊。可見,一分錢一分貨啊。
噪音:房子最好遠離馬路商業區(一開始我綠地集團的表弟跟我說不要在馬路邊,我還挑逗他,你見過哪個樓盤沒有馬路,沒路怎么開車?哈哈哈),這里說的意思就是環境不要太吵鬧,噪音是會很影響生活休息質量的。
開發商、物業:能有大開發商以及成熟的物業公司最好,如果不是,建議最好去建筑工地看一看,一般來說,正規的開發商手下的工地一定是規整的,建筑材料都會擺放整齊,施工過程有條不紊。(如果不想以后的生活一堆麻煩事兒鬧心,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
房型:一般剛開盤的時候好的房型是不會有的,好房型是用來“捂盤”的,每個月開放幾套,單價也會逐步上漲,也有開發商會趁周末把好房型和不好的房型混合推出。如果去售樓中心,最好直接找他們要一本叫做?銷控?的冊子,這本冊子會真實記錄到底哪些房型還有,哪些房型賣沒了,一般這個很少有開發商會做假的一份。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售樓銷售會使用各種方法來逼你買房(表弟告訴我業內叫做逼定),讓你無時無刻感到緊張,這時候千萬要冷靜,不是自己想要的房子千萬不要沖動決定,一定要自己看中了才買。另外,很多樓盤都有代理公司來推廣分銷,可能有的會搞一些花樣,比如排隊買號等,但是如果開發商直接銷售就不會有很多花頭。
7、尾聲
以我自己例,買房剛需自住是最大原因,順便也帶點投資因素。考慮到我和David還年輕,他剛工作不久,我即將回國找工作,我們也不想靠家里,所以手頭上錢不多,綜合我們各方面因素,能買到最適合我們的房子就已經很滿足了。
David的工作特別忙,我又在國外不能看房,所以基本上就是我篩選對比信息鎖定看中的兩三個樓盤,然后讓人車接車送他去售樓處看樣板房、周邊配套,覺得差不多就基本可以敲定。什么?你問我為什么這么著急,不等回國一起看好再定?當然是被一路瘋漲的房價嚇住了,怕等我回國一方面房價更上一層樓,另一方面好的房源也沒有了。
P.S:籌款時候問過我一個深圳金融圈的哥哥,他感嘆我有眼光有前瞻性,去年他房產哥們兒勸他投資那邊,他把錢拿去炒股了,結果遭遇了股災。所以根據需求看好就下手吧,表弟也對我說,很多時候都是傻傻地買就傻傻地賺了,哈哈。
以上淺談的經驗希望對你有些幫助,講真,現在的我真是壓力山大啊,吃土寶寶要更加努力奮斗了。
既然來了,留個喜歡再走吧!我會加倍努力,來匹配你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