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沒有進入大學。但不代表我們沒有贏得人生的機會,畢竟學歷不代表能力。
中職三年,我們得到了什么?至少有我們的職業素養和一群在青春期的好朋友,好同學。
即將走上社會,再聽老師嘮叨幾句干貨和雞湯,希望能再次觸動大家最柔軟的心靈。
1、做一個好人:有些人說的很沒人性,說老師教學生好,是為了留下壞自己用。現在這個時代,有壞學生,也有壞老師,但個案永遠不能代替主流。
是哪些媒體和新聞誤導了大家的眼睛,蒙蔽了大家的心靈。人生有兩樣東西是不能放棄的,正直和夢想。
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正能量要隨身攜帶,因為它可以讓我們每天安然入睡。
2、聽來的知識要驗證:別人的“經驗”,只是我們的知識,只有我們身體力行了才能變成我們的經驗。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把聽來別人的經驗當成自己的經驗。
古代宋國有一個丁姓人家,院里沒有井,于是只能每天派一個家丁出門打水。等到他家院子里打好井之后,這家人就告訴外人說:“我打井如同得到了一個人!” 聽到了這話的人互相轉告說:“丁家人打井,挖出來了一個人。”國人都在討論這件事,宋國的國君聽說了。國君派人去問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說:“我的意思是說我省了一個人的勞動力,不是說我從井里挖出了一個人啊。”
在社會上,不要迷信那些所謂的大咖和大V們的人生格言。雞寒上樹,鴨寒潛水。每個人都象小馬過河一樣,冷暖自知。
只有自己體會過的人生和知識,才能證明我們來過這個世界。
3、且學且總結:大家入職的時候,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包括大學生也是一樣的。
但未來過幾年就不一樣了,在這個社會里,大職學生給大學生當老板的有的是。
幾個工程師一起去給客戶搬服務器,有的工程師回來寫了個總結,以后人家就可以寫機房遷移方案了。有的工程師回來洗洗就睡了。以后有項目,我們肯定安排給能寫方案的人來當項目主管,洗洗睡了的工程師下次還是去跟著干力氣活,就這么簡單。因為不會總結的工程師都是憑個人經驗在工作,無法分配和指揮工作,不愿意動腦的人,最終淪為體力勞動者。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因為有些人沒不適應學校的教育,但能適應社會的教育。有些人在學校的時候吃苦,未必到社會上也能吃苦,差異就在于是不是能在社會的大學多做總結。
有位木匠砍了一樹,把它做了三個木桶。一個裝糞,就叫糞桶,眾人躲著;一個裝水,就叫水桶,眾人用著;一個裝酒,就叫酒桶,眾人贊著!桶是一樣的,因裝的東西不同命運也就不同。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看起來外形都差不多,只是屬性不同。人生亦如此,人是一樣的人,學習到什么樣的觀念就有什么樣的人生,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生活!
最后,大家到了社會上工作,第一感覺就是累。但有這么一句話我非常欣賞:“你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要不大家都說“舒服死了”?
苦才是人生,累才是修行!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走在上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