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正職——郵遞員、軍火商、銀行白領、政府臨時工……

無論哪個時代都很少有人能單純靠寫詩謀生。

詩人們以詩歌留名歷史,但他們得以生存在社會上,靠的是他們的職業——上班搬磚,掙工資養家,然后才是寫詩。

(電影《心之全蝕》中的蘭波)

蘭波——咖啡商、探險家、軍火商人

法國詩人,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

蘭波很年輕時就棄文從商,經營咖啡和探險項目,足跡到達中東地區,后來還鋌而走險販賣軍火。是一個熱衷創業又有進取心的年輕人。

他說:“在任何情況下,都別指望我性情中的流浪氣質會有所減損。”

布考斯基——洗碗工、郵遞員、狗餅干廠工人……

美國詩人布考斯基通常被稱為“偉大的失敗者”,他的傳奇之一是他做過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工作:洗碗工,卡車司機和裝卸工,郵遞員,門衛,加油站服務員,庫房跟班,倉庫管理員,船務文員,郵局辦事員,停車場服務員,紅十字會勤務員,電梯操作員,狗餅干廠工人,屠宰場工人,紐約地鐵海報張貼員……

菲利普·拉金——圖書管理員

英國桂冠詩人,對二十世紀后半葉的詩歌發展有重大影響。

他一輩子堅持了3件事:一輩子在圖書館工作;一輩子寫詩;一輩子不結婚。

伊麗莎白·畢肖普——旅行家、大學講師

美國三大女詩人之一,幾乎獲得過美國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

她一生大部分時間在旅行和漫游中度過,年事漸高后,受朋友邀請進入大學教書。

(相比之下算是相當體面的了)

羅貝托·波拉尼奧——洗碗工、守夜人、撿破爛

智利詩人,年輕時參加革命被捕,后遠走歐洲,靠打零工生活,有時洗盤子,有時在酒店聽差,也曾在露營地當守夜人,或拾撿廢品維生。混了十幾年依然一貧如洗,為了兒子決心寫小說賺錢。

卡瓦菲斯——水利部臨時工

低調而優雅的希臘詩人,備受奧登、布羅茨基等大詩人的推崇。

出生于富裕的商人家庭,后家道中落,在水利部謀了個臨時的職位,一干就是30年。

費爾南多·佩索阿——助理會計

葡萄牙詩人、作家。

佩索阿寫道:“當我事實上僅僅是一個會計助理的時候,我憑哪一點把自己叫作天才?……一個商界職員而不是別的什么。詩人只有在死后才能誕生,因為只有在他死后,他的詩歌才會得到欣賞。”

佩索阿生前藉藉無名。從20多歲到47歲逝世,任職于同一家小公司,一直沒有換過工作。

艾略特——銀行職員

英國詩人、劇作家和文學批評家,詩歌現代派運動領袖。

與很多詩人不一樣,艾略特抗拒那種“浪漫的流浪生活”,他喜歡上班。在他看來,銀行工作對于他寫詩也好,做文學評論也好,都相當有益。

“銀行的工作,能讓人看到高薪的希望。我了解這些同事,也很喜歡他們,他們也都喜歡我,和他們在一起,我有種踏實的感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