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詞:
拖兒帶女、面黃肌瘦、兵荒馬亂、鄙棄、咬牙切齒、寡言少語、癩癩疤把’、咒咒罵罵、纏綿、眉高眼低
佳句+賞析:
1.他頭上頂著一條麻袋,背上披著一條麻袋,抱著被窩卷兒,高興得滿臉笑容,走進一家小飯鋪里。............他打著飽嗝,取開棉襖口袋上的鎖針用嘴唇夾住,掏出一個紅布小包來。他在飯桌上很仔細地打開紅布小包,又打開他妹子秀蘭寫過打字的一層紙,采取出那些七湊八湊起來的,用指頭捅雞屁股、錐鞋底子掙來的人民幣來,揀出最破的一張五分票,付了湯面錢。這五分票再裝下去,就要爛在他手里了。......
(1)這段話的前一部分通過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梁生寶背在身上的東西之多,表現了他的風塵仆仆。接著運用神態描寫,寫出了他滿臉笑容,表現了他的開朗與樂觀。中間的部分寫出了梁生寶保管錢的謹慎,表現了這些錢都來之不易與梁生寶的省儉。最后的句子寫出了這張五分票已經存了很久,表現梁生寶用錢非常節省。
2.只有在獨松樹住的兩夜,大伙把隨身帶來的小米或者玉米糝糝,湊到一塊在茅棚店里做飯吃。茅棚店里只有兩口鍋,跑山的人很多,得有個先來后到。當大伙走累了,伸長身子地睡在獨松樹茅棚店燙人的大炕上的時候,高增福獨獨當著大伙的“女人”,蹲在灶火角落里填柴、扇火、做飯,弄的一臉黑。大伙于心不安,搶著去燒開水和做飯,高增福不允許,強迫旁人去休息。
(2)寫出了當時想要做飯要時隔很久,表現了當時條件的不易。且到了還不能立即立即做飯,可見那里的鍋很少,也表現出生活條件的艱苦。后面當大伙走累了的時候,梁生寶就獨自一個開始做飯,還不讓大家幫忙,表現出了他為大家著想并且有擔當,希望大家能休息好,無異于現實生活中默默無聞的付出者,是少之又少的。
3.他總是低著頭走路。在白楊岔和干石砭休息的時候,他再也不提社會發展史了。到獨松樹的茅棚店里,他也不給大伙當女人做飯了。他一到地頭,就躺倒了。他枕著胳膊,臉色陰沉、灰暗、難受,一只手憤恨地拔著枯草,誰也問不響。大伙都說他病了。他搖頭,弄的熱熱鬧鬧的掮掃帚隊沒意思極了。什么了不起的事由,值得堅強的高增福這樣傷心。
(3)究竟是什么事情?能讓一個十分活躍‘勤于為大家做事的人變成這樣,著實可見事情真的不簡單。’句子前面的部分寫出了他行走時的樣子,表現了他的失落,也可以看出的確是遇到了什么難事。后面的部分,寫出了他也不會再去為大家做飯,表現了他的難受。他這種病,不是普通的病,而是心病,一時半會是治不好的。
4.一九五三年春天,西安市郊到處是新建筑的工地,被鐵絲網或竹籬笆圈了起來,競賽紅旗在工地上迎風飄揚。衰老的古都,在一九五三年春天,要開始恢復青春了。馬路再加寬,同時興建地下水道和鋪混凝土路面。城里城外,拉鋼筋、洋灰、木料、沙子和碎石塊’的各種車輛,堵塞滿了通灞橋的、通咸陽古渡的和通樊川的一切長安古道。
(4)一九五四年的春天,一切事物都仿佛重獲了新生。工地在開工,道路再加寬,各種車輛來往不絕。寫出了古都西安發展的迅速,也表現了這個沉睡已久的古都即將重獲青春,再次重復他的輝煌,寄托著作者的心聲,充斥著歡快、愉悅的氣氛,可能也暗藏著作者的希望,希望今天能成為那個時代的延續。
5.郭世富最清楚糧食是什么東西。對莊稼人,糧食經常是半貨幣性質的東西。遇到票子不值錢,或票子的價值不穩定的時期,譬如從抗日戰爭的第三年到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為止的十年間,鄉下人做買賣都說糧食,誰說票子呢?郭世富記得清清楚楚,那時候,最大的傻瓜也不說票子了。
(5)在現在這個時代,冒無疑問,錢肯定是比糧食要珍貴的,可是在那個經常吃不飽的年代可就不一樣了。在那個時代,想要活命,就必須得有糧食,有錢也是很難買到的。這個寫出了當時糧食的稀少,也表現了糧食的珍貴無比,那個時代是任何人也不想去到的,畢竟活命生最重要的。最終人民們還是挺了過來。
6.經常喜好發點議論的任老四,現在倒吊著腦袋,靠墻蹲在那里,反而一聲也不吭。他到底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他舅舅做下不體面事難受呢?還是因為不想按生產計劃密植水稻呢?看吧!任老四穿著婆娘給他新洗漿的補丁白布衫,用舊棉褲改做的藍色半截褲,蹲在那里,和啞了一樣。有什么心思,你說嘛!說出來,大伙寬你的心嘛.......
(6)這個句子前面的部分寫出了任老四蹲在墻角一聲也不吭,表現了他一定是很郁悶、煩惱。可見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順心的事。后面的句子寫出了他的穿著打扮,表現出了他的家境很好,不爽所謂的窮苦人民,可引起他煩心的又是什么呢?肯定是不想多為大家辦點事罷了,可見只顧自己的利益。
7.當下堡鄉的大十字、王家橋、郭家河和馬家堡四個行政村,剛剛開始第二階段——按戶余糧摸底和個別說服工作的時候,忽聽得第五行政區村蛤蟆灘響動了鑼鼓。莊稼人們跑出來隔河相望,只見稻地灘里紅旗飄飄,人聲歡騰。人們爭相問訊:哪一個小伙子又在什么地方為人民立了功勛呢?.....
不!不!不是報喜!是蛤蟆灘的統購工作完成了他們要鑼鼓喧天地向黃堡鎮糧食收購站送糧了。
(7)前面的部分寫出了稻地灘里非常熱鬧,表現了人們的快樂,充斥著歡快的氣氛。而后面接著的三個感嘆號,更加表現出了當時的激動,更讓人們高興的還在后面。因為糧食已經買回來了,大家又可以去買涼了,不用再挨餓了。可見當時的量是真的是非常的來之不易,特別的珍貴。
8.她們談敘了一些家常話——今年冬天,天氣比較暖和。稻地灘里丟一次復種的小麥,長得很好,主任的試辦可能要成功。蛤蟆灘莊稼人吃馬料(青稞)的苦命,就要完結了;吃白面膜的好命,就要到來了等。后來,她們又談到農業徹底好處......集體勞動,牲口合槽、打破地界.....說到打破地界,主任他媽情緒高漲極了
(8)寫出了在人們的堅持努力以及大好的天氣下,幸福的日子將要來臨,表現了勞動者的不易與辛苦。可是怎么會那么輕易就渡過難關呢?我認為這種日子還很長,不是輕易可以改變的。后面的句子談到地界,主任他媽就非常激動因為他們不會再被這類的事所煩惱了,這樣一來莊稼人們就會更加團結,生產效率也所之提高。
9.從此,梁大老漢再也不想將來的事情了。曾經在心目中把所有的田地分成均等的兩份,在渠岸和地邊栽樹十也注意著不破壞這種均等,現在全都是他白操心了。農業社要接管一切折價入社的產業。讓生祿和農業社打交道去!他自己老了,沒有多少年頭了。他只有從回憶過去買豆腐的窮光景中,得到安慰。......
(9)寫出了梁大老漢再也不想以后的事了,表現了他內心的釋然。同時他這么多年苦行經營的東西就這樣白操心了,不免有些遺憾,讓人覺得一絲心酸,我為他而感到同情。失去了這些,他就比本一無所有了,只能過好現在的日子,只能靠著回憶舊時代的點點滴滴來取得安慰,真的是可憐啊!
10.高增福霎時滿肚子冒火:好惡毒的富農!在背后煽風點火,在他面前洗清賣白,他簡直想慣下燈籠,撲過去扇這個家伙兩耳光。但他的理智終于戰勝了他激動的感情。他不像有萬那樣任性。因為急于回蛤蟆灘去,他只咬牙切齒,鐵面無情警告說:.......
(10)寫出了高增福的想法,表現了他的生氣與憤怒。同時也可以看出富農的惡毒,這樣說一套做一套的家伙真是可惡。高增福的想法沒錯,但他的冷靜終究戰勝了他的沖動。為了不耽誤重要的事,他只能無情的對他的人警告,可見他是個知道輕重的人,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感受: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創業史》這本書,閱讀之后,深深體會到了那個時代創業的艱難與不易。
“創業難......”這是農村人民時時掛在嘴上的一句鄉諺,無論那時還是現在,都是一樣艱難。不過要數最不易的,還是那窮光景時的創業。白手起家,談何容易!可梁生寶卻做到了,用他的勤勤懇懇與堅持不懈。
這本書描繪的就是梁三一家的創業經歷,歷經了幾代人的手才創業成功,真是不容易。梁三老漢與梁生寶的創業都是一樣,都是歷經種種磨難、經受種種挫折,但是梁三老漢失敗了,光景依舊;梁生寶卻成功了,無比幸福。
梁生寶是繼他父親失敗后才開始創業的,他的父親想讓他勤勤懇懇的勞動,踏踏實實的過日子。而梁生寶卻沒有這樣,毅然決然的加入了蛤蟆灘互助組,決心幫助大家,帶領全村人一起創業,一起發家致富。此后他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互助組中,這也使得父子兩的矛盾越來越深。
在第一部的結尾,梁生寶創立了“燈塔農業社”,那段所謂的“勞苦史、饑餓史和屈辱史’終于暫時告一段落。秋收后,梁生寶與他母親幫助兩三老漢圓了夢——為他縫了全套新棉衣。最后他落淚了,這是激動的淚,也是心酸的淚。畢竟這苦了一輩子都老人,也終于可以圓夢了。父子兩的隔閡也就化解了。
最后全村人都在梁生寶的帶領下成功致富了,背后全是辛酸與汗水。其中也免不了那些從中作梗的“功臣”。
郭世富與姚世杰,全村“赫赫有名”的兩位大富豪,內心無比自私,行動無比可惡!自己不幫助窮苦人民也就算了,還千方百計地阻止他們致富。郭世富無比貪婪,心思極其縝密,次次阻礙黨的計劃;而姚世杰卻不大相同,他是說一套做一套,表面上極力支持黨開展工作,暗地里也是百般阻撓。這樣的人是最可惡的!這倆人最后也沒有落到什么好下場。
看看那時的日子,再對比我們現在的生活。不說創業,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有什么理由說自己不用努力?沒有!所以讓我們好好努力,好好讀書,向未來美好的生活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