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貓
000
卜貓和這本書的緣分比較特別,因為是在橢圓上運動的時候看完這本書中文譯本的電子版。
這本書傳達的對于寫作的感悟大膽、豐盛,引人入勝,很容易讀下去,減輕了不少運動的酸楚。
但其實這本書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引導大家正確認識寫作之于每個個體的意義。
001 寫和不寫大不同
平時大家都需要說話,和別人交流,其實從這個角度來看,寫作就有一些類似于“自言自語”,自己和自己的溝通。
當然如果心里有對這篇文章讀者受眾定位的時候,又另當別論,這個時候的寫作內容就需要不那么私人化,至少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顧慮到讀者的感受。
但寫作的好處在于,思考的內容能夠著筆、保留在某種介質當中,可以反復閱讀或者修改,而且寫作的時候,思路之間更容易黏連,你可以翻幾頁,很容易地就能夠看到自己幾小時之前寫下的內容,知道自己當時的思路和想法,而單純的自言自語或者錄音,恐怕就沒有那么方便。
每天寫作,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比以前好太多,因為常常在沒有聽眾的時候在紙上或者電腦上“自言自語”,練習表達和措辭,一到即興創作的口頭交流時刻,就非常容易說出一些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給自己增加更多的機會。
如果不寫作,你甚至會無從知道自己的想法,因為你或許在接受某種外界刺激的時候,有過混沌的感受,但經歷一些生活瑣事,如果不再去深入挖掘,很有可能就要就此錯過了——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因為不去寫,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會寫出什么,有的時候寫著寫著,你甚至會詫異,原來自己是這么想的!持續不斷挖掘下去,就像是在開發自己內心感受的寶藏,礦脈愈加清晰,你用生命經歷過的那些體驗愈加鮮活,那個時候,或許你再也不會對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有隱隱的悵惘,因為你已經擁有用來對抗時間流逝的最好武器——寫作。
002
國外的寫作學當中,用比較哲學的方法定義了寫作的整個過程。
寫作的主體,就是文章的作者,擁有能夠反映外界事物的能力,TA能夠從一定的目的出發,自覺地進行寫作活動。
從攝取、感知、構思、提煉寫作內容全方位進行文章創作,寫作主體始終處于主導的地位,統領寫作這一過程的走向和發展。
有主就有客,既然寫作主體是作者,寫作客體就是客觀外物和社會生活,是寫作這個活動的源泉活水,為主體提供源源不斷的寫作材料。
只要寫作主體受到某種刺激,主體所需要表達的事物和現象就充當了寫作客體,當然寫作客體固然會收到寫作主體的支配和操控,但它同時也會對寫作主體產生約束和影響的反作用。
003 創建自己的文字世界
經過對寫作過程的觀察,不難總結出一個寫文套路,就是從感受到構思,從構思到成文。
寫作活動的起點永遠是感知,如果自己對外界麻木不仁,什么都無法激發創作欲望,變身“礦物”,那就自然無從寫起。
但這種情況其實是很難遇到的,因為大家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感受到外界事物、信息,差別只在于感受的深刻和細膩與否。
伍爾夫就能夠通過盯著墻上的一個小黑釘子,一直聯想、伸發,直到寫作完成一部意識流小說。
生性敏感的作詞人可以在雨天里,通過觀察窗外不斷掉落的雨水,觸動自己某次失戀的傷情經歷,結合拿到手上的旋律,譜上合適的歌詞——可能一些偏向于理科思維的人非常難以理解這中間的機制,所以說好的作家都是感情豐富的人,因為感情豐富就容易帶來感知的豐富和多元化。
無論大家的神經是否敏感,筆觸是否細膩,都應該朝這個方向多多發展,因為能夠感知的內容越多,不但可以寫的內容會相應增加,其實也會增加你的生活閱歷——想知道一輩子掰成N輩子過的感覺嗎?那就開始寫作吧,假以時日,你的感觸和反思會讓你的人生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