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腦精油、龍腦噴霧
龍腦在古代是國外進貢給皇室貴族的珍品
CCTV等各大電視臺有專題介紹
植物龍腦樟蒸餾提取天然,無化學激素,不刺激
龍腦 --- 天然冰片,古代為皇家貢品.
? ? ? 龍之尊,天下第一,腦之要,人間之最。敢用龍腦命名之物件,可見其地位之高,分量之重,作用之大。龍腦自古就是與金冠、象齒齊名的貢品,專供皇室享用,唐詩宋詞多有贊美。我國藥典稱龍腦為天然冰片,是珍貴藥材、高級香料及驅(qū)邪辟穢之圣物。
? ? ? 《唐木草》云龍腦:“其清香,為百藥之先,萬物中香無出其右者”。然而,龍腦這個被載入中醫(yī)藥典籍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藥材瑰寶,現(xiàn)代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龍腦樟:右旋龍腦龍腦是廣泛適用于防治重大傳染病、慢性病、職業(yè)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的重要中藥.
龍腦樟,它是我國目前唯一富含右旋龍腦的(右旋龍腦是龍腦中的極品)野生樟科植物。發(fā)現(xiàn)于湘黔邊境新晃侗族自治縣步頭降鄉(xiāng),以此為中心,方圓五百里都是大山。深山里的居家不掛蚊帳,沒有蚊蟲是發(fā)現(xiàn)該植物的最初起因。為此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走進科學欄目組于二〇一〇年制作了專題片《龍腦傳奇》。介紹了這種神奇的新樹種的問世過程。
? ? ? 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代全球天然冰片(即龍腦)總需求量約9000至10000噸,我國年需求在5000噸左右,并且每年正以20%的速度遞增,市場潛力巨大。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尋找能生產(chǎn)出高質(zhì)量天然龍腦的植物來源,原產(chǎn)于印尼蘇門答臘群島的天然龍腦香樹樹根,一度成為天然龍腦的主要來源,但由于長期以來過度采伐,自然資源破壞嚴重,該地龍腦香樹已近枯竭。為了緩解龍腦供不應求的現(xiàn)狀,近百年來很多國家主要采用人工合成機片和從艾納香樹中提取艾片來替代天然龍腦,但藥用效果遠不如天然龍腦,并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異龍腦。所以大多數(shù)老百姓甚至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根本不知道龍腦為何物。
(效果好)
? 晃龍龍腦原料林位于神秘的“夜郎古國”新晃侗族自治縣,地處雪峰山以西,平均海拔高度達500—1000米,深山密林,沒有現(xiàn)代工業(yè)污染,優(yōu)越的氣候環(huán)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科研人員年復一年的付出,才獲得了天然龍腦這一植物黃金。
龍腦精油聚天地間精氣、靈氣,是創(chuàng)造“美嗅健身”新概念之天賜佳品,已有兩千多年的記載史。與龍腦同時獲得,但比龍腦更為稀少具有價值。龍腦精油其香氣較龍腦更為濃郁強勁,直入心肺,在體內(nèi)能走能串,使毒氣、濁氣宜散體外,經(jīng)絡條達。
1、 煥活肌膚——緊致肌膚、柔軟肌膚、使肌膚光滑、減少細紋、淡化黑色素、抗衰老
2、 通透開竅——擴張血管,通鼻開竅、鼻炎鼻塞、保護心腦血管、胸悶氣短
3、 去炎殺菌——祛痘去印,解決皮膚問題。如皮膚過敏、紅腫、濕疹……
4、 天然健康——植物龍腦樟蒸餾提取。無化學添加,無刺激,臻純單方精油,非調(diào)和
【龍腦的故事】
龍腦樟——原始森林里的天降母樹
龍腦樟,原產(chǎn)于熱帶雨林的蘇門答臘和婆羅洲北部西海岸,通常被稱為“蘇門答臘樟樹”(Sumatran Camphor)或“婆羅洲樟樹”(Borneo Camphor)。這正是“龍腦——Borneol”一詞的由來,因為它珍貴難得,在許多世紀以來,一直被醫(yī)學上所重視。在中國醫(yī)學,龍腦已被使用超過2000年(約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墒莾汕陙碇袊恢睕]有找到龍腦樟的原生記錄,長期依賴高價進口,近代更是被合成冰片所替代。直到1988年,科考人員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原始森林中,首次發(fā)現(xiàn)中國第一株野生樟科植物,因為富含“右旋龍腦”,所以得名“龍腦樟”。天然龍腦樟葉片中龍腦的含量不到0.1%,經(jīng)過精煉提純后,龍腦純度達到99.9999%,真真是現(xiàn)在人類健康的禮物。
【使用方法及功效】
1、吸入法
一手壓住鼻孔,另一鼻孔深吸龍腦精油,再用嘴配合吐出濁氣,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強機體抵抗能力,抑制病源微生物。提升醒腦,預防呼吸道疾病,還能緩解胸悶,美容、瘦身??芍^美嗅健身,大補元氣。
2、涂抹法
將龍腦精油直接涂抹于患處,可鎮(zhèn)痛、止癢、化瘀、生肌、消炎、殺菌。如頭痛,腿痛,皰疹,腳氣等。
3、按摩法
建議稀釋3%后使用或者將5%的龍腦精油搭配95%基礎(chǔ)油使用(基礎(chǔ)油包括葡萄籽油、甜杏仁油等),可以大面積按摩全身,可以柔軟肌膚,保濕,恢復肌膚彈性,抗衰老,淡化細紋。
4、自然揮發(fā)法
置于室內(nèi)、車內(nèi),擰開瓶蓋,讓其自由揮發(fā),可凈室潔境,怡情養(yǎng)生,啟迪才思。
【適宜人群】(你需要)
1、 疲勞高壓者
2、 透支精力者
3、 火氣大者
4、 頭痛焦躁者
5、 抵抗力差易感冒者
6、 胸悶瘀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