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的一雙眼睛里不知道啥時候長出了一層淺黃色的東西,眼看著左眼就要遮住瞳仁了,不得不去醫院看眼科。
剛開始,他眼球總是時不時充血,雙眼布滿血絲,還常常感覺眼睛干澀,想著是視力疲勞,就沒當回事,后來發現眼睛里長東西,一直認為是白內障,還沒當回事。
這天到醫院一看,醫生說是翼狀胬肉,遮住瞳仁這只眼須做手術,正好醫院準備招募一組患著免費手術,術后試用某制約廠研制出的一種新眼藥水,觀察術后恢復的效果如何,問老伴愿不愿意參與,如果愿意,得住院一周,所有費用全免。
老伴拿不定主意,就打電話問我啥意見,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病,也不好拿主意,就讓他問一問在醫院工作的女婿后再做決定。我也在網上問了問度娘:
度娘說,這病產生的原因與陽光、紫外線等長期刺激有關,我一看就氣得直想說他一頓!
前些年,我們一到周末就開車去郊外爬山,一休假就開車去遠足,老公每次開車我都提醒他戴墨鏡,可他總仗著自己眼睛好,就是不戴,說影響視線。有時候在高速路上長時間開車,太陽光直射在道路及來往的車輛上,反射后的強光刺得眼生疼,他也不愿意戴墨鏡,說多了人家還不耐煩。這下可好,動刀子了吧。
女婿問清楚情況后,說這是個小手術,而且這個醫生技術高超,還說這新藥也很安全,之前已多次做過試驗,現在是搜集數據,準備正式臨床使用,不會有啥風險。還說為了對比新藥效果,確保數據的客觀性,對招募的人員,一部分人使用的是新眼藥水,另一部分人使用的是生理鹽水,到底哪些人用的是啥,只有廠家自己知道,醫生和患者都不知道,這叫做盲試。
我們商量了一下,覺得手術遲早得做,既然沒啥風險,干脆趁這個機會做了也行。老伴就把決定告訴了醫生,醫生說讓他回家等通知。
兩天后,醫院通知老伴過去辦住院手續,我想過去陪護,老伴一問,醫院那邊說是陪不陪都行,女婿也說辦理陪護手續比較麻煩,他在醫院上班,隨時都可以過去看看,沒有必要辦陪護。
于是老伴收拾收拾東西,自己做地鐵到了醫院。入院后,手術安排在了第二天上午。這天女婿放下手頭工作,早早地就來手術室陪老伴,還隨時給我們通報情況。
手術做得很成功。女婿把老伴送到病房安頓好后,又張羅著買飯和水果。女婿心細,打了米飯和面條兩樣飯,讓老伴自己選著吃,水果是不用清洗剝皮就能吃的香蕉橘子等。
這天氣溫40度以上,人在外面幾分鐘就受不了,中午頭女婿頂著大太陽跑來跑去的,真是難為他了。
女婿說,老伴把他打的飯全吃完了,吃得可不少。我一聽就知道,老伴這是高興呀。是啊!有得意女婿伺候著,擱誰不高興呢。
手術之后也不用輸液,只是每天點幾次眼藥,也可能是生理鹽水,護士過來觀察觀察,做個記錄完事兒。加之醫院食堂一日三餐都把飯送到住院部,非常方便,老伴就不讓女婿天天來回跑了,說有事兒的時候再給他說。
住了個把星期院,老伴估計是憋壞了,出院這天,執意要自己做地鐵回來,拗不過他,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在家準備午飯,女兒這天中午也回家陪老伴共進午餐。
我看老伴在醫院住的精神頭不錯,整個人胖了,皮膚也捂白了,只是做手術的這只眼睛血紅。老伴說,他前段時間吃阿司匹林影響凝血,等過幾天血吸收的差不多了才能拆線。
今天就該拆線了,老伴不讓給孩子們說,還是堅持自己做地鐵去。這不,早上六點鐘從家出發,十一點多才回來,看他那架式,臉上戴著個口罩,一只眼上貼著個紗布,整個臉上只露著一只眼睛,跟個獨眼龍似的,讓人忍俊不禁。
他說眼睛上面的紗布主要是擋灰塵的,現在就可以揭了,他還說給他拆線的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博士,拆線時手直抖,最后兩針還是讓另外一個醫生給拆的,這個醫生明顯老練得多。
看來醫生不但要學歷高,還得技術好,當一個好醫生真是不容易啊。
現在老公已經知道戴墨鏡的重要性,每次出門都太陽帽、太陽鏡的全副武裝,看上去還挺酷的。他要是早年些這樣,也不至于動手術,哪怕手術再小,畢竟一動刀子就不是小事兒了。
現在老伴右眼里的翼狀胬肉有點小,醫生說手術不好做,如果再繼續長,恐怕也得做手術。
我們老兩口一想到還得再動一次刀子,心里面就不好受。
友友們!接受我老伴的教訓,如果你是在戶外,一定記得戴上墨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