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與愛的區別

以前我總分不清喜歡與愛究竟有什么區別,還以為兩個詞意思是一樣的,后來道聽途說,前前后后聽到過幾種說法。

有一種說法是,喜歡一個人是有條件地對ta好,而愛一個人是無條件地對ta好。前者往往是異性之間的關系,我喜歡你,我會對你好,但條件是你得跟我在一起,一旦你拒絕我了,那我就不會對你付出了。后者呢,它是一種更加緊密的關系,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它是無條件的,不管我怎么折騰,我闖了多大的禍,父母依然愿意為我們付出。

我覺得這種說法還算準確,但我們還是經常對一個人的感覺界定不清楚,無法判斷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誰,那么這個時候,我這里又有一種新的說法。

這個說法的第一點是,喜歡與愛的區別在于排他性。

舉個例子,當兩個人(異性)是很好的朋友的時候,你們兩個人在一起吃火鍋,這個時候你們班的同學看到了你們,想要和你們一起吃,如果你覺得人多熱鬧點,更有意思,那么你們之間的關系就只是朋友之間單純的那種“喜歡”。

當然,再回到那個場景,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覺得不行,你不想讓他們加入進來,希望趕緊吃完走人,那么你可能對對方是戀人之間那種“喜歡”。

你看,如果兩個人只是單純的好朋友,那么是不具有排他性的,但是談戀愛就具有明顯的排他性,為什么兩人經常要一起去小樹林,去沒人的地方呢?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點是,區別在于共享性。

我記得在《圍城》中提到過大概意思的話——“一起旅行是最能看出一個人品行的方法”。

我要講的方法是,你可以一個人來一場旅行,你去到一個很美麗的地方,看到那里最美的景色,你看到波瀾壯闊、漫天霞光或是星月交輝的畫面,這個時候你最愿意與誰一起分享這份激動,那么很可能這個人就是你真正愛的人。

不去旅行也沒有關系,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下那個畫面,然后問問自己,你最想將它分享給誰呢?

第三點是,區別是投入性。

喜歡和愛有重大區別,你走在路上看到路邊盛開的花朵,有人對花是喜歡,有人對花是愛。

喜歡花的人看到花,覺得它好漂亮,于是折了一只拿回去,養在家里供自己欣賞,讓它燦爛地綻放,讓它和我呆在一起。

世界上所有的占有都是喜歡。路邊的花正在綻放,你第一眼看到這個花好漂亮,第二眼看到這個花,發現下面的土是干的,好像好久沒有人給它施肥了,你把自己的水杯拿出來,給花慢慢地澆上。

澆人澆花澆心澆根,雖然你很口干舌燥,但你看著這個花,你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這個就是愛。

現在你明白了吧,占有導向的行為叫做喜歡,付出導向的行為叫做愛。

我想這個說法能夠幫你理清對一個人的感覺究竟是什么樣的。

我相信無條件的愛就仿佛是生命中的燭火,當我們的生命遇到黑暗的時候,這種燭火就會變得非常亮而溫暖,點亮這燭光的人,卻絲毫不企圖在你心中占據重要地位,絲毫不想控制你。

這種的過客,就像是生命的拯救者。如果我們本來溫暖,他們會讓我們更溫暖;如果我們本來冰冷,這樣的溫暖會融化我們心中的堅冰。

希望你也能遇到這樣溫暖的過客,如果這樣的過客能夠成為你生命的另一半,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即便不是,那這樣溫暖的過客,依然會讓你相信自己,同時更相信別人,讓你對關系更有信心......

今天的面包就到這里,祝吃飽……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