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命留一段獨處的時光

? ? ? ? 獨處一詞在百科中的解釋為“獨處是一種處世的態度,是一種身心的自我調整。更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體現。”可見,獨處本身絕非孤僻或者孤獨,而是一種內在的力量。


一個人的時光

? ? ? ? 臺灣作家簡媜曾在《浮在空中的魚群》一書中說起“獨處”。她說“在花事荼靡的人生市街,敢于獨自走入無人甬徑的人,最能品味獨處之美。雖然,紅杏枝頭春意鬧,一直是人所向往的風景,但我愿意說,青蘿拂行衣更能涌生慨嘆! 獨處,為了重新勘察距離,使自己與人情世事、與錙銖生計、與逝日苦多的生命,悄悄地對話。 獨處的時候,可憐身是眼中人,過往的人生故事一幕幕地放給自己看,摯愛過的、掙扎過的、怨恨過的情節,都可以追溯其必然,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那些結局,也不管我們曾經為那些故事付出多少徒然的心血,重要的是,它們的的確確是生命史冊里的篇章,應該毫不羞愧、毫不逃避地予以收藏,讓它們一一陳列著,一一守口如瓶。獨處,也是一種短暫的自我追逐。不是真的為了摒棄什么,也許只是在一盞茶的時候,回到童年的某一刻,再次歡喜;也許在一段路途中,揣測自己的未來;也許在獨自進餐時,居然對自己小小地審判著;也許,什么事也想不起來,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靜靜地若有所悟”。

? ? ? ?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人生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過來說,不善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嚴重的缺陷。”

? ? ? ? 20世紀傳奇女星葛麗泰.嘉寶也曾在事業鼎盛時期說起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請讓我獨處”。我想這也是很多當紅明星的愿望,希望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過一個再普通不為過的生活。

? ? ? ? 可見,世事紛繁,人我喧囂,能獲得一份真正屬于自己的空間已經微乎其微。能學會與自己相處,做自己最堅貞的摯友,傾聽自己的心聲,做到不被紛繁世界迷離,不隨波逐流才是一種向上的能力。

? ? ? ?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一個外向的人,我想和世界上的任何人都結交成為朋友,我希望自己身邊永遠都有那樣的人,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

? ? ? ? 回想自己過去的20年,我只有大學生活才出現了一個人單飛的情況。之前的情況,我都是會和結交的朋友如影隨形,就像高中班主任說的似的“上廁所也要一起去”。我善于這樣的一種生活,我反而沒有獨處的能力,我自認為那樣的生活讓自己活得并沒有那么坦蕩,也不會是自由自在。所以,在大學之前,社交能力是我的傀儡,我利用它結識朋友,想法設法擺脫一個人的生活。

? ? ? ? 現在的我,已然上了兩年的大學了,一個人的生活,已經從不適應變為了喜歡。在過去看來形單影只的一個人上課,一個人自習,或者說是一個人回家,現在都已是那樣的坦蕩自然。慢慢地,我學會了一個人做決定,一個人放空,一個人打理自己的生活。一個人散步是最怡然自得的事情,裹挾著溫暖的陽光,徜徉在學校的河堤路或者湖水邊,發現美好的事物便會駐足,用相機記錄下來。欣賞四季的變化、品察歲月的流逝。驀然發現,與朋友同行雖好,若自己相處,更好。

? ? ? ? 記得,佛經上說“獨處才會生智慧,靜然后才能定”。只有在獨處中將自己沉淀下來才不容易滋生虛妄的煩惱,身旁安靜了才能靜觀自己的想法,仔細思考當下自己應該從哪里出發,今后的目的地應該抵達在何方。

? ? ? ? 現在的我一直在追尋,也一直在創造。

一個人,可以將腦袋清空,任思緒自由飛翔,不受紛擾。一個人,才能將一些平日里沒能注意和思考的事想得透徹,也只有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自我意識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清醒。仔細思量過去的我,有時候覺的厭倦那樣的自己,也開心成為了現在的自己。獨處,不需要考慮他人,不用徒增煩惱,反而能緩解人際關系的壓力。

? ? ? ?獨處,不是將旁人拒之門外,而是一種自己與自己之間的認真對話,是一種精神上的獨處,是情緒的自我管理。現在的我,依舊喜歡結交朋友,但是我不會產生依賴,我可以朋友間開懷大笑、互相訴說心事,可以勾肩搭背的穿街,也可以隨時為你準備著,更可以,一個人好好的與自己獨處。

? ? ? ? 獨處,是一項值得我們去努力學習并掌握的技能。這項技能在于,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與生活,也能給我們加持一種內在的力量。

? ? ? ?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留一段獨處的時光,只有學會享受獨處,才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801440101a8u1.html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