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遇見嗎?
相隔千萬里,跨越了整個青春的距離,我們再次相遇,相遇在微信里,相遇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雖然我們沒有見面。
見面又如何,青春正當時的那個階段,我們天天相見,卻又隔著多少羞澀,多少年少的純真,多少年少的矜持,我們如同沒有完全綻開的花蕾,一半還糾結在一起。
這真的算遇見!
風霜還不濃,我們頭頂已經有了白發,眼角也有了些皺紋,我們的笑容有滄桑也有童真,我們遇見在一生最好的季節。這個季節的我們能淡然,會激動,會思考,會歡笑,不再矯情,不再因為一點點的事耿耿于懷,我們才發現好多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我們比青春的時候溫和了,包容了,寬廣了……我們展現的是沉淀后的從容,我們更加的風姿綽約……
青春美麗,可是跨過了青春,我更愛現在的自己………
有些有緣的同學正在相聚,同學群里發來的圖片,看見會會心一笑,內心卻波瀾不驚,祝福著,祝福著友情的延續,祝福著她們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夠互相充吸著友情的甜漿,那怕一點點的溫熱也是美好的!
看見她們的相聚,仿佛其中就有我,她們的開心我也懂!輕輕的放下手機,輕輕一抹笑容。
這都是多少日月后的遇見!俗語云:緣分!
多少人,擦肩而過。多少人,幾乎身體貼著身體就在一輛行走的車上,卻永遠無法接近內心,他們是永遠的平行線,是永遠的陌生人。熟悉,陌生從來不是用距離來定義的,我們的遇見卻是如此的水到渠成,無需面對著面,我們就可以暢談,我們沒有隔閡,沒有距離。就像小學的幾個小伙伴,多少年過去了,在記憶里早已經消失,可找見的日子里,一聲呼喚,一聲乳名,鮮活的面孔爭先恐后的跳躍著,擠著挨著浮現!我們的記憶永遠相連著,幾個小伙伴都還在問候我家院子里那棵沙棗樹,就在那個時候,就在每年的那個端午節,一串串的淡黃色的沙棗花次第開放,一個個小腦袋擠在我家門口,只是希望我能給大家一人一串花。當拿到那香氣四溢的眨著眼睛的沙棗花的時候,臉上滿滿的全是喜悅!每個人的眼睛都發著光!小小的愿望,大大的滿足!那種香味滲透在我們共同的記憶中,伴隨我們的童年少年,伴隨著我們磕磕絆絆的成長……我們的遇見多么溫熱。
故鄉情如同再也扯不斷的紐帶連接著我們的心。現在人如此,古人也如此,想起一首王維的詩
雜詩
君自故鄉來,
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
寒梅著花未?
每一片熱土都有她獨有的故事,一方水土一方人,共同的點點滴滴,凝聚成我們共同的文化,這種文化是牽絆著我們的靈魂!
我們的寫作訓練,也是我們心靈的棲息地,一幫多年志趣相投的老友,還有新鮮出爐的后來者,同喝渭河水長大的我們,遇見在這里。我們不強求自己非要寫什么,我們的心是如此的自由,自由的呼吸著!任憑我們飛!你有空就來,你有事就走,高見也好,俚語也罷,我們從來不怕。我們可以相互糾錯,可以相互欣賞,可以被打趣,可以被贊嘆,什么都可以。
我們遇見在這里,我們不矯情,我們不張揚,我們只要共同成長,我們要讓心靈里開出花來,讓時光流逝我們的熱情依舊,讓我們的生活愈發飽滿吧……
遇見可以如此美麗!
遇見可以如此有魅力!
我們遇見在春季里,我們要永遠在春季里,我們要讓我們的心靈之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