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蜂蜜 這些誤區別不知道哦

先別急,我們先來了解蜂蜜。

蜂蜜的定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約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多種轉化的作用下,經過7天左右的釀造,到一定的數值時,同時把花蜜中的多糖轉變成人體可直接吸收的單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低溫時會產生結晶,生成結晶的是葡萄糖,不產生結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功能

蜂蜜是一種天然食品,味道甜蜜,所含的單糖,不需要經消化就可以被人體吸收,對婦、幼特別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因而被稱為“老人的牛奶”。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天然滋養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補品之一。據分析,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鐵、鈣、銅、錳、鉀、磷等多種有機酸和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還原酶等,具有滋養、潤燥、解毒之功效。

關于蜂蜜結晶

圖片發自簡書App


蜂蜜結晶與蜜種、儲存條件有關。一般蜂蜜在13攝氏度以下結晶,而油菜蜜、椴樹蜜在13-14攝氏度就會結晶,洋槐蜜則不太容易結晶。棗花蜜雖屬不易結晶的品種,但如有少量結晶,仍屬自然現象,請放心食用。蜂蜜一般存于陰涼的地方,但是溫度不宜過低,蜂蜜一般在10攝氏度時,會發生結晶,結晶只是蜂蜜的一種物理改變,并不影響功能。

蜂蜜的保存

蜂蜜是帶有弱酸性的液體,因此盛裝蜂蜜最好用玻璃瓶、木桶、瓷器等非金屬容器。并用低溫儲藏,減少變色變味。

蜂蜜保存宜放在低溫避光處。由于蜂蜜是屬于弱酸性的液體,能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貯存過程中接觸到鉛、鋅、鐵等金屬后,會發生化學反應。因此,應采用非金屬容器如陶瓷、玻璃瓶無毒塑料桶等容器來貯存蜂蜜。

蜂蜜的分類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知道,蜜蜂釀造蜂蜜時,它所采集的‘加工原料”的來源,主要是花蜜,但在蜜源缺少時,蜜蜂也會采集甘露或蜜露因此我們把蜂蜜分為天然蜜和甘露蜜。天然蜜就是蜜蜂采集花蜜釀造而成的。它們來源于植物的花內蜜腺或在外蜜腺,通常我們所說的蜂蜜指的就是天然蜜,又因來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又分為某一植物花期為主體的各種單花蜜,如荔枝蜜、刺槐蜜、棗花蜜、椴樹蜜等。

蜜蜂雖然在某一個時期只從一種植物上采集花蜜,但是,大多數的蜂蜜中常常含有幾種類型植物的花粉或花蜜,例如,南方荔枝花末期接著有龍眼花,油菜花末期接著有紫云英開花,所以龍眼蜜里必含有荔枝蜜的成分,紫云英流蜜初期必有少量的油菜蜜成分。在一般情況下,蜂蜜是以一種或幾種主要來源的花名來命名的。一般地說,某單花蜜就是該蜜源植物的花粉比例占絕對優勢,例如在東北的椴樹蜜中,椴樹花粉應占絕對優勢、但也有許多植物同時開花而取到的蜜,因它有兩種以上的花粉混雜在一起,一般稱為雜花蜜,或“百花”蜜。當人們對蜜源植物不了解之前,只以生產季節把蜂蜜分為春蜜,夏蜜、秋蜜和冬蜜。

  

蜂蜜在常溫、常壓下,具有兩種不同的物理狀態,即液態和結晶態(無論蜂蜜是貯存于巢蜜中,或者從巢房里分離出來)一般情況下,剛分離出來的蜂蜜都是液態的流動性良好,經過一段時間放置以后,或在低溫下,大多數蜂蜜形成固態的結晶,因此人們通常把它分為液態蜜和結晶蜜。結晶蜜由于晶體的大小不同,可分為大粒結晶、小粒結晶和膩狀結晶、結晶顆粒直徑大干0.5微米的為大粒結晶;顆粒直徑小于0.5微米的為小粒結晶;結晶顆粒很小,看起來似乎同質的,稱為膩狀結晶或油脂狀結晶。

誤區之一:食用蜂蜜會發胖

通常人們誤認為蜂蜜口味甜,食用后會導致發胖,其實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維生素、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等,它所含的糖為單糖,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指的糖,即蔗糖。蔗糖是一種雙糖,需經蔗糖酶分解成單糖—葡萄糖、果糖,才能被人體吸收轉化。

所以,食用過多的蔗糖容易在體內累積而導致發胖,同時給胃腸增加負擔;而蜂蜜中含有礦物質,與人體血液中的礦物質含量相同,可在體內轉化為堿性成分,降低血液的酸性,防止體內多余的糖分轉化為脂肪蓄積起來。因此,身體較胖的病人不必擔心食用蜂蜜會導致肥胖。

誤區之二:糖尿病人食用蜂蜜會使血糖升高

人們通常認為食用蜂蜜后易造成糖尿病或使血糖升高,其實這種觀點有些偏頗,只要血糖穩定,在醫生的指導下,還是可適當地服用蜂蜜。由于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易被人體吸收且比例非常合適。相對而言,人體對葡萄糖吸收比果糖快,因此食用蜂蜜后,其中葡萄糖迅速被吸收,而果糖吸收較慢,從而起到維持血糖平衡的作用,不易造成糖尿病的發生。

而平時所指的蔗糖不易被人體直接吸收,則易導致血糖過高,若肥胖病人食蔗糖過量,就會使胰島素代謝失常,故易引起糖尿病的發生。但是糖尿病人在服用蜂蜜時應有所選擇,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必須是純天然成熟蜜。

誤區之三:甜的蜂蜜是假蜂蜜

成熟蜂蜜總含糖量(果糖和葡萄糖)75%以上,所以蜂蜜是很甜的,蜂蜜的定義--蜂蜜(honey)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通過充分釀造,儲藏在巢脾里的一種黏稠狀的甜物質。也明確的標識蜂蜜是甜物質。

各種不同的蜂蜜由于各種花的芳香物質的不同因而有味道上的區別,有些蜂蜜感覺清淡,不是很甜,如:洋槐蜜、雪蜜等,有些蜂蜜感覺味道相對很濃、很甜,如:棗花蜜、百花蜜等,其實它們的含糖量基本相同(對同等級的蜂蜜而言),只是口感不一樣而已。

誤區之四:蜂蜜越新鮮越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蜂蜜的食用有其最佳時期。日常生活中,人們誤認為蜂蜜同其他食品一樣越新鮮越好,都喜歡去購買剛從蜂巢中搖下來的蜂蜜,這種看法不完全正確。

蜂蜜具有后熟性,被分離出巢后,在酶的繼續催化作用下,蔗糖仍然不斷地被分解,轉化成果糖和葡萄糖,剛從蜂巢中分離出來的蜂蜜,其蔗糖含量普遍較高,蜂蜜中的蔗糖在后熟階段中進一步轉化而達到規定標準。

蜂蜜的后熟期大約需要30-40天,其中的各種成分和酶值才能達到基本穩定。由于蜂蜜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菌能力,所以,真正的成熟蜜沒有嚴格的保質期。

誤區之五:蜂蜜的質量和蜜蜂品種有關

一般的消費者認為中華蜜蜂所采蜂蜜質量要優于意蜂,其實中華蜜蜂和意蜂都屬于家養蜜蜂品種,蜂蜜質量的好壞只和蜜粉源的環境以及蜂群的健康狀況有關,無論中華蜜蜂還是意蜂,采蜜和釀蜜的過程都是一樣的,并無質量的差異。

誤區之六:食用功能蜜保健效果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蜂蜜產品有所謂的兒童蜜、老年蜜、美容蜜等,這些產品的價格往往比蜂蜜高出很多。根據新國標,加入非蜂蜜物質的產品不得叫“蜂蜜”。也就是說,蜂蜜的名稱可用“槐花蜂蜜”、“棗花蜂蜜”等蜜源植物名稱,但不能用“老年蜂蜜”、“兒童蜂蜜”、“美容蜂蜜”等其他方式對蜂蜜產品進行命名,這些產品只能被叫做蜂蜜制品。

而蜂蜜制品是不能冠以“蜜”的名稱的,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其實無論是兒童、老人還是女性,選擇蜂蜜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身體情況,這樣才是正確和科學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