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逢過年過節,大家串個門兒拜個年,都會準備一些瓜果零食什么的招待客人,其中無論南北,必不可少的就是瓜子。說到瓜子,您第一個想到的是哪種呢?葵瓜子,西瓜子,or南瓜子?我猜,大多數人會先想到前兩者,尤其是葵瓜子,不僅隨時可以買到,吃它的人也是最多的。這是為什么呢?平日里鮮少嗑瓜子的我,為了消磨節日里無聊的空隙,順便完成自問自答,愣是認認真真地嗑了一下午瓜子。
首先,葵瓜子最易買到。雖然沒做過抽樣統計,也沒有官方數據支持,但憑借身為資深吃貨的多年覓食經驗,逛超市的時候看到最多的的確是它,哪怕不是在中國。記得多年前在某旅游節目上看到主持人在遙遠的大洋彼岸逛集市,偶然看到了賣新鮮葵瓜子的攤位,忍不住上前攀談起來。攤位上放著碩大的葵花,花瓣中心是成熟的生瓜子,那是我第一次知曉葵瓜子的出處,原來真的是長在向日葵里的啊。在攤主的邀請下,主持人品嘗了新鮮的生瓜子,具體味道是如何描述的,我記不清了也沒在意,倒想著日后自己一定也要嘗它一回。
其次,葵瓜子最易入口。比起西瓜子和南瓜子,葵瓜子的外殼是最脆弱的,縱使是牙不好的老人也可以吃它,哪怕不用咬的,咱用手剝也行。它不像西瓜子般堅硬,也不似南瓜子般疲軟,嗑后兩者時常“死不得全尸”,讓人嘴里殼肉混雜,不得清凈。嗑葵瓜子時,只需門牙稍一用力,瓜子殼兒便如蚌殼般為你張開,獻出里面“珍珠”般的瓜子仁兒,而你只消用舌尖輕輕一挑,便可將其卷入“囊中”。整個過程無論聲音、動作,均可稱得上輕巧優雅,男女老少皆能做到。這時再想想自己嗑西瓜子的時候,那聲如破竹、面部猙獰的場景,真真像極了莽漢張飛的出場,十足的女漢子派頭。
其三,葵瓜子最易入味。比起寡淡的原味,大多數人更喜歡給瓜子增添風味,比如五香,比如奶油。要入味,自然是“臉皮薄”的葵瓜子拔得頭籌。它薄脆的外殼幾乎不怎么吸附味道,而是讓調味品的鮮香深入骨髓,透進肉里,不辜負調味者的良苦用心。對比起來,西瓜子簡直是它的對立面,嗑西瓜子時外殼上侵染的鹽常常把我嘴皮子上的水分都吸干了,品瓜子仁時卻沒嘗到多少不一般的滋味,頗有種吃力不討好上當受騙的感覺。
最后,咱說說顏色。西瓜子外殼外圈黑色,中心土黃,讓我聯想起波斯貓的眼睛,有種異域女郎的神秘感,讓人只敢遠觀不敢褻玩,著實難以親近。南瓜子外殼潔白無暇,給人第一感覺本應是一位秀外慧中知書達理的小姐身兒,只可惜剝開一看,瓜子仁呈深綠色,頓時讓我失去了食欲。記得之前看過一組科學家的統計數據,其中深綠深紫等顏色的食物被人類本能地默認為有毒,雖然生活中不乏此類我喜愛的食物,比如抹茶,比如紫薯,但面對較少食用的瓜子,我的本能是避開不吃。至于葵瓜子,外殼參雜著灰黑與米白,讓我聯想到古時的水墨畫,光是這一點就讓人不禁在腦海中玩味一番。剝開外殼,果仁呈米白或米黃色,接近人們每天食用的主食,這么接地氣的顏色,自然讓食客容易親近些。
討論完瓜子們的“人緣”,我再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吃法。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嗑一個吃一個,但下午嗑完瓜子喝口水的間隙,我隨便點開看了一集《蠟筆小新》,思緒忽地被拉回到童年,想起了兒時的另一種吃法——前期死命地嗑,待攢到一小把時,頭一仰,手一扣,將其一吞而盡,再在口中大肆咀嚼,頃刻間香味四溢,堪稱不負所望的“奢侈時刻”。在這一集中,蠟筆小新也是這樣吃他心愛的巧克力餅干的。為了得到更多的餅干,他不惜去做平日里最最討厭的家務,再加上對母親的討好撒嬌、哄騙砍價,終于得到了足夠多的餅干,可以完成這套對吃貨來說頗為自豪的壯舉。
如果允許我再扯遠一點,這是否反映了孩子和大人不同的思維模式和自我獎勵機制?孩童時期,接觸的事物有限,外界的誘惑寥寥無幾,思維更容易集中在僅有的目標上,因此為了在達成目標時獲得最大化的愉悅和成就感,孩子們更有可能形成自律的思維和積累的行為。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接觸的事物與日俱增,花花世界里的誘惑躲也躲不過,如果不接受指導或進行訓練,那少得可憐的自律是很容易瞬間消耗殆盡的。想到這里不由得回憶起兒時,無論鄰居小姐姐怎么邀請我誘惑我,我都能憑著頑強的自律獨自留在家中快速寫著假期作業,等到一周后,我如期完成,再撒開腿去盡情地玩耍,沒有任何后顧之憂,豈不快哉!可惜,這種快感隨著長大后外界誘惑的挑逗引誘和自律思維的漸漸消失而鮮少獲得了。
不過,換種思維,邊嗑邊吃的細水流長并不一定落后于先積累后享受的原始自律。在當今社會,有時兩者的利弊甚至截然相反。舉個最老套的例子,買房。傳統的中國人選擇攢一輩子死錢,期間還要經歷通貨膨脹和各種外因的掠奪(好比你努力嗑著瓜子,中途卻被人搶去了寶貴的幾粒),等到臨死之際終于攢夠了錢買房,卻無福消受了。現今的年輕人受到西方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思維的影響,紛紛選擇了貸款買房,邊住著新房邊還著貸款,細水長流,有效避免了最后被人一把奪走瓜子仁兒的心酸結局。
嗑個瓜子兒,就能扯這么一大通廢話,由此可見鄙人腦洞之大,過節之無聊。最后再啰嗦一句:瓜子上火,您最好別多吃,或者像我一樣吃點香蕉什么的消消火,燉點銀耳雪梨湯潤潤嗓,不僅能填飽肚子,也能免受貪吃之苦。
后記
話說自從一周前嗑了一下午瓜子,我這瓜子癮就算是染上了。接下來的數天,成了瓜子、水、香蕉,瓜子、水、香蕉的無限循環,一想嗑瓜子就停不下來,一嗑就是幾大把,嗑完難免口渴上火,于是趕忙喝水吃香蕉來補救,稍微好點兒了,立馬又好了傷疤忘了痛,吃了解藥忘了毒的大嗑特嗑起來。如此一周下來,咽喉腫痛,嘴唇干澀,面部長痘的諸多癥狀一一展現,讓我一面依舊貪戀瓜子的咸香,一面后悔自己的一時沖動染下禍根。好在昨晚,我家的瓜子總算被我嗑完了,只要咱不添貨,這癮過幾日總能戒掉的吧。就好比一個讓你迷戀一時無法自拔的情人,只消分別數日,他帶給你的從過去積累至今的種種痛苦因失去光鮮外表的掩飾而一一顯現,你就會發現,過去的你是多么無知,多么麻木,一開始難免痛苦難熬,但它們隨著時間的累計會漸漸稀釋,最終變成了一杯涼白開,怎么品也品不出味道了。現在,我只希望美味的瓜子大軍能夠被我一擊而潰,爸媽也再不要給它們添援兵了,讓我好好去享受一年的“太平盛世”。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6年2月11日&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