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論自由的思考——謹獻給我的21位關注者們

前幾天打開簡書,突然發現有100多條未讀消息提示,而原因是我在某篇蹭社會熱點的文章下面發表了一條個人評論。

按常理說,一個普通屌絲的觀點被這么多人認同,多少都會有點沾沾自喜,表面波瀾不驚,內心萬馬奔騰。然而,我卻有點后怕。

是的,我其實很怕,怕自己的言論不正確,怕不能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說話的時候慷慨激昂,可曾設想過后果?萬一說的話是錯誤的呢,豈不是誤導了別人?萬一因為我的言論讓別人受到了傷害和攻擊呢?

事實可見,幾位讀者朋友因為我個人的言論在評論底下蓋樓互懟,其中言論也頗有攻擊性。而我,除了對維護我的朋友心懷感激,也對被懟的那位朋友心懷愧疚,如果沒有我的評論,這些你來我往的攻擊或許根本不會發生。

這讓我想起以前在職場上的一件事。

當時辦公室有個挺漂亮的女孩,情人節的時候收到了兩束昂貴的roseonly。也不知是出于嫉妒心理,還是好奇心,很多同事都對她的情感狀況都做出了大膽猜測。于是越來越多人在她身后竊竊私語,無論男女看她的眼神都帶著種“了然于心”的高傲感。

最后,女孩離職了。然而女孩離開之后,人們沒有絲毫的愧疚不安,依舊還是議論著她的故事,并認為她的離開證實了她們的猜測。

我感到很可悲,因為活在這樣一個骯臟的世界里。在這里,猜測可以變成事實,言論可以毀滅一切。這讓我一度情緒低沉,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寫文字的意義,甚而放棄了傳媒行業轉投了互聯網。

言論的影響有多可怕,作為一名曾經的新聞從業者,我實在太清楚。我怕自己無法擔當記者的角色,怕自己壓制不住內心的主觀傾向,怕手中的筆變成殺人的刀,所以我選擇將刀放下。

可是,當我放下了筆,發現世界卻一點也沒變。因為就算我不參與,多得是人舉著言論自由的旗幟,在社會上橫行。

于是我終于懂得,發表言論本無對錯,言論本身是否符合社會價值觀才是核心所在。面對事實新聞,客觀的報道才是最佳選擇,帶有情感的煽動都只是文學創作。

是的,每個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獨立的,我承認你的自由,也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但是,你是否想過,如果你將思想付諸于筆端,并展示給所有人看到,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是會讓事情變得更好,還是更壞?在心理上,你又能否承擔這些結果呢?

說到這里,我必須得提一下咪蒙,最近兩年火爆全國的自媒體人代表。某種程度上,我很佩服咪蒙的影響力,但事實上我認為她只是個成功的商人,而不是一位合格的媒體人,因為她太喜歡利用人心去做一些揣測,所推的文章也具有強烈的主觀臆測性。

其實,對一些社會熱點事件我也會有自己的觀點,可作為一個寫文字的人,我卻不想在網絡上對事件中心人物口誅筆伐。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錯誤的行為在社會的實踐中受到應有的懲罰。當有一天,我們能將對失德違法人群的譴責落實在拒絕交往、自發孤立的行動上,而不是網絡跟帖中,才是對壞人們最好的報復。

最后,感謝因為評論而關注我的幾位朋友,你們給了我重新寫字的勇氣,我會繼續堅持自己的立場,保持文字的客觀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