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綜評|2、自招綜評報名條件如何規定的

自招綜評報名條件是有政策規定的,只是依據各有不同。

對于自招報名,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14〕18號)規定,

“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
“考生向試點高校提出申請”
“如實提供考生在高中階段德智體美各方面發展情況,包括高中階段課程修習情況和相關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社會公益活動情況、獲獎證書證明以及其他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的寫實性材料。”

結合其他高校報名條件,一般來說:自招報名條件要具有五大學科競賽省級三等獎及以上或者語言文學特長類作文或英語比賽國家級三等獎及以上,科技創新類全國三等獎及以上,還有一些高校接受論文、單科成績優秀等。

對于綜評報名,以山東為例,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發文《關于做好2017年普通本科高校綜合評價招生試點工作的通知》(魯教學字〔2017〕7號)規定,

“報考要求應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設置前置條件,要將學生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經歷、研究型學習情況和自主選修學分學習情況等作為綜合素質材料初審的重要內容和進入面試的必要條件。”

綜合評價方面,山東高校招生簡章規定不同,除了必備的綜合素質達標,實際區別指標要么高中學業測試十科全是A,要么不低于一定數量的A同時具備自招這些特長。綜評報名資格實際上甚至高過自招,因為自招報名不看你的學業測試成績。

以上是政策文件規定,具體實施則是各個高校的事情,即不違背上述文件原則,自行制定招生簡章。

來看各高校實際招生簡章。

自招報名以對外經貿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為例,規定如下:

報考我校自主招生學生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高中階段參加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國數學會主辦)、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復賽(中國物理學會主辦)獲得二等獎及以上者;
2、高中階段參加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高二或高三年級組)、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獲全國一等獎及以上者;
3、在數理或外語方面有突出表現,具有特殊培養潛質,并能提供證明材料者。

可見自招要求的就是獲獎資格!

綜評報名以青島大學2017年山東省綜合評價招生簡章為例,規定如下:

具有山東省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資格,品德優良,身心健康,綜合素質較高,具有創新能力和培養潛質,有一定學科特長或特殊才能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高中階段參加不少于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和1周的社會實踐活動,至少完成1個研究性學習項目。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科目共10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均可申請報考:
(一)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6門(含)以上科目為A等,其余為B等(含)以上,且符合以下專項條件之一者:
1.學科競賽類:高中階段在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包括:全國高中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中獲得山東賽區競賽三等獎及以上(不含A組、B組獲獎)。
2.科技創新類:高中階段以第一作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或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或在“明天小小科學家”活動中獲全國三等獎及以上;或以第一發明人獲得發明專利(不含外觀專利、實用新型專利)。
3.語言文學特長類:高中階段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文學專著或在全國性作文比賽中獲獎(具體為“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全國決賽三等獎及以上、“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或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三等獎及以上)。或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中獲高二年級組或高三年級組一等獎、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二等獎及以上、全國奧林匹克英語作文大賽高中組國家級二等獎及以上。
(二)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10門科目均為A。

綜評報名資格要看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全部為A最好,否則要有特長。青島大學屬于山東三所211院校外錄取分數線最高的省屬高校,對于山大這樣的學校來說,綜評報名條件更高,直接規定“高中階段各科目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不少于10A”。

一般來說,越是水平高的學校,要求則是越高,具體報名時候一定要根據各高校招生簡章來決定。有什么水平的資格硬件,就參加相應水平的學校報名。

由于自招報名在前,一般忙完自招報名后,把相關資料繼續用來參與綜評即可。

去年我們參與自招綜評報名,硬件條件是英語能力競賽全國一等獎與三等獎。初選報考學校名單時候,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網站,按照前一年簡章依次列出所有可能報名高校,最后篩選出10所左右。

實際報名時候,這中間出現了始料不及的各種情況。由于各個高校招生簡章出來時間不一致,有的學校又調整了報名條件,導致原來意屬幾所學校不適合報名,只能放棄掉,重新選擇。

后來最終選定的是貿大、東華、哈工大這三所自招學校,期間我經過很久且反復斟酌,充分考慮資格條件、孩子意愿、現有成績、復試時間、報名通過率等指標,最后征得全家人同意拍板定案。

事后看,這個選擇大致還可以,期間得失也值得借鑒,下一篇細細談。

當然從心理學眼光看,所有事后分析都是拿著結果找原因,合適與否都是事后決定的。

我們不是因為選擇而痛苦,而是因為結果才感慨。

努力斟酌吧,一旦選定,不悔過去,不畏將來。如此,甚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