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紅紅屁股有一段時間了,以往都三五天好,這次七天了還見好轉,于是拍了照片,準備發到一個有醫生可以咨詢的微信群里,在發之前自己就有些恐懼,擔心別人好說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沒有照顧好孩子。果不出所料,在大夫還沒有回復之前,就蹦出來三五位媽媽,有的說,“大人怎么這么不小心啊!”有的說“孩子這樣多難受啊!”有的說“媽呀,女寶這樣,趕緊治吧,別留疤呀!”甚至有的說“都這樣了,還在群里,問什么呀,還不直接上醫院呀!”看著著劈頭蓋臉的評論,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辯白,說孩子每次大便后自己都會清洗,說現在都不給孩子用尿不濕,一直晾著,說自己用過那個媽媽用過的護臀霜…,但轉念一想,自己為什么要辯駁呢?就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是一位盡心盡職的好媽媽嗎?可自己不論說與不說,在養育子女的路上自己都在努力做一位盡心盡職的媽媽呀,這時《遇見未知的自己》中的一句話出現在自己的腦中“外面沒有別人”“不論別人怎樣評價,那個真正的我是不會變的”況且自己去辯駁還會引來更多的評論,反而讓自己問的問題給淹沒了,這樣大夫更不好看到了。想到這些,自己就靜靜等待了。
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在想,剛才那些評論給自己很多不好的感受,不論是虛擬的網絡,還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這樣義憤后者多情的群眾比比皆是。比如之前在給小寶曬太陽時,有一位奶奶帶著不出滿月的小孫兒也出來透風,小孫兒滿臉通紅,仔細一看是一臉濕疹,再看孩子還穿著長衣褲,長袖里面還有小背心,而一旁的小朋友只穿一看背心,這時,周遭四五個人都在跟奶奶說,給孩子穿得太多了,你看給孩子捂出濕疹來了,看到孩子難受的樣子,自己也勸說奶奶給小孫兒把衣服脫下來……奶奶在噼里啪啦的評論聲中怯怯的解開小孫兒的衣衫。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跟那位奶奶沒有二般,而自己對那位奶奶說的話又會給奶奶帶來怎樣的感受呢?頓時自己心生愧疚。
上專業課時林院長的那句話又展現在我的眼前:“要么不說,要么就說造就別人的話。”是啊,自己以后要多注意了,說話要么給人帶來幫助帶來溫暖,至于那些僅僅抒發自己情感不考慮別人感受的話還是不說,靜靜地做一枚吃瓜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