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提醒幸?!肥俏医佑|到的第一篇畢淑敏的文章,那時我還在上小學。不諳世事的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很膚淺,但它給我留下的印象卻極為深刻,毫無疑問,“提醒幸?!睂ξ襾碚f是一個新鮮的說法。我曾經想過作者是在經歷了什么事情后,懷著怎樣的心境寫下這篇文章的,說實話,至今我都沒想出滿意的答案。不過在拜讀了更多她的作品后,我不再糾結于此了,就像作者所說的那樣“恰到好處,方得大幸?!保伪貓棠钣谀骋粋€不成問題的問題呢?
? ? ? ? 第一次在書店看到畢淑敏的《星光下的靈魂》,就被它的封面深深地吸引了,買回來拆開才發現它是秀外慧中的角色,里面的內容照樣精彩。作者在自序里面說這本散文集是圍繞心理自助范疇來寫的,的確也對我起到了心靈雞湯的作用?;蛟S是因為我有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并且這些經歷給我的傷痛歷久不散,當我看到這本書里的文章的時候,會感到一種順其自然的安穩。
? ? ? ? 這本書不是抒情散文,作者沒有借用華美的辭藻,也沒有引經據典,只是用平淡的文字結合她所經歷過的事情來給人們一劑良藥,緩解人們內心的傷痛。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經歷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你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你個人所擁有的有形資產,在經歷的過程中得到的體會是你所擁有的無形資產。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歷,相信誰都很難寫出對別人大有裨益的文章,在這些字里行間,能給人們帶來寬慰的恰巧是那些無形的資產。我覺得每一篇文章都不一樣,都有自己所針對的那個點,又覺得每一篇文章都一樣,都能讓焦躁不安的心平靜下來。人是一種自覺又不自覺的動物,總是習慣于在提醒中過日子。為什么這么說呢?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自覺地感到失落,但很少有人會自覺地擺脫那些不愉快,這時就需要他者的提醒了,好像只有旁觀者才能旁敲側擊地引導自己從失落中走出來。能扮演這些“他者”角色的,除了現實生活中的親朋好友外,還有這些由文字組成的心靈雞湯,當能解救自己的親朋好友不在身邊時,可以求助于這些字斟句酌的文章或書籍。它們會在無聲無息中安撫人們憂慮不安的心,既是良師,也是益友。
? ? ? ? 畢淑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相由心生”,這個說法古來有之,讀過幾年書的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不過能隨時在生活里感悟它的人卻很少。有人說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這兩種說法都是符合現今社會的,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父輩是怎么樣的人,但我們卻可以決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都希望自己長得漂亮一點,特別是女人,美麗是我們畢生的命題。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愿意拿金錢去買護膚產品和彩妝產品,用這些東西就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但誰都逃不過時間的洗禮,那些護膚產品和彩妝產品只能暫時延緩皮膚衰老,并不能讓人永遠那么有活力,也不能讓人一直那么美麗。真正能決定一個人美不美的是人心。
? ? ? ? 美麗最大的敵人就是怨恨和內疚。前者讓我們把惡毒的能量對準他人;后者是調轉槍口,把這種負面的情緒對準了自身。你可以憤怒,然后采取行動;你也可以懊惱,然后改善自我。但是請你放棄怨恨和內疚,它們除了讓人們變得丑陋外,就是帶來疾病。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怨恨和內疚中,那么他的面部表情也會隨著心情模式化,表現出滿臉的憂愁,這很不利于面部肌肉的自然活動,會加速面部的衰老,讓美麗流失得更快。另外,一個終日郁郁寡歡的人,也會在精神上形成很大的壓力,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心理疾病,一個人心都病了,身體就更容易垮掉了。所以,要想長久美麗下去,我們必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管理好自己的心。
? ? ? ? 美麗最好的朋友是幸福。我們常聽人說某某一臉苦相,其實一個不幸福的人是掛相的。人們所謂的苦相,在年齡不大的那些人臉上往往是看不到的,因為人們年輕的時候大都天真爛漫,處于那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階段。一般而言,在中年人群里,很容易就能區分出幸福與不幸福兩大陣營。正如這樣一句流傳很廣的話——人的長相這件事,在三十五歲之前是要父母負責的,但在三十五歲之后,就要自己負責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三十五歲的人,一般都已經有了自己新建立的家庭,身上的擔子更重了,經歷的事情也更多了,心態也就自然而然地會發生變化。當感受到的幸福與不幸福更加明晰的時候,人的內心變化就會從臉上顯露出來。前段時間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有些明星顏值高,出現了明顯的逆生長跡象,當被問及此事時,他們表示并沒什么特別的,關鍵是心情:“相由心生,你長成什么樣其實反映的是你的心理,你吃什么、想什么、看到什么、感覺到什么,才變成你現在這個樣子?!敝挥杏眯娜ジ惺苌磉叺男腋?,讓心情保持愉悅的狀態,才能一直美下去。
? ? ? ?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看了三本畢淑敏的散文集,接近兩百篇文章。她透過文字闡釋了許多生活哲理,每次遇到不順心的事又不能自拔時,我都會把這些文章拿出來品味,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所有的不愉快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能給我寬慰的卻是同一個人的文章。漸漸地,我會習慣去感受她的文字的魅力,但不會總是習慣于從她的文字里尋找安慰,因為我會慢慢地學會自我調節,將她傳遞出來的正能量融進自己的生命里,學會管理好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