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或許存在很多與我一樣的人,認為自已不該這樣碌碌無為卻又找不到出路。承認許多人的堅持是一種境界,在自已斷斷續續堅持了一段時間后卻還是一事無成。被網絡上的各類名人不斷激勵著,遵從內心去發現自已真正喜歡的事情,通過10000小時定律打造成這個領域的專家,從此笑傲江湖,卻終究夢醒在清晨。
遵從內心去發現和尋找自已喜歡的事,去做了,發現別人的手帳好漂亮,結果自已去畫--好丑。從小喜歡彈電子琴,在琴邊坐了一個小時發現太難了。喜歡偶爾寫篇小文章,雖然時常詞窮腦袋空乏,也篤定自已絕對成為不了作家。看到整理專家的各類文章,會打些雞血收拾屋子,雖然情況比之前有所好轉,但與斷舍離標準仍相去甚遠。
我是誰?我該怎么辦?十年后我是什么樣?困頓時在內心大喊著,但我深知,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給出答案。
直到這兩天,看到這句話———“把自已當成公司經營”,瞬間點燃內心。
是啊,除了我自已沒人可以經營我,我不是孩子,沒有大人的指引和沒完沒了的嘮叨,沒有重新上大學的希望,人生的路已經走完一大半,現在我除了我自已沒有什么可以再經營的了。
孩子已經順利的考上重點高中,他需要做的是為自已的將來打拼,成績好壞不再是我評判他的標準,而他的思想和他的做法是我要重點關注的。
先生從業二十年以來從來不溫不火,沒有熱情的上進心,也沒有超凡的本領,我甚至可以預見這幾年內的某一天他還可能會下崗,在家無所事是的等到退休那一天,拿著少的可憐的生活費,雖然這生活費根本就不可能夠生活。可是他還是顧家,每天早起做早餐,從不象別人家的老公一樣對妻子指手劃腳,給我充分的自由,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身心自由。
某一天,養家的重擔會全部落在我的頭上,直到孩子自立的那天。雖然這些年承擔家庭的責任也一直在我肩上,買房、買車、孩子的教育以及個人的工作變遷,但在這個世界也沒有誰規定必須男強女弱,我可以更努力的變好,讓我的先生在家安心的生活,怎么就不可以呢?
我不是自詡為工作經歷豐富嗎?曾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已的事指點江山,那現在拿出來用一下,檢驗檢驗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能有什么用?我懂經營、知道一些質量管理、生產管理,把這些企業管理的知識用到自已身上,做好五年中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再到目標設置以及每項具體行動的方策。
01 我是誰
我是一個42歲的管理人員,還有三個月就要邁進43歲的行列。
我有多年的管理經驗,經營、質量、生產,現在在單位是個中層管理。
我有MBA證書,工商管理碩士。
我不會英語,沒有其他的專業證書。
我比較善于表達,在公眾場合發言自認為算是富有激情。
我工作能力可以應對自已的工作,只要領導提出的工作要求都會努力達成。
我的外表差強人意,打扮一下還算是有些知性。身材不好不壞,通過服飾的裝扮可以掩蓋稍許缺點。
我性格中性化,不太會積極主動,也不是沉默不語。
我的身體基礎比較好,但頸椎的毛病比較嚴重,現在隔段時間會失眠。
02 ?未來五年的可預知性
47歲的我還在現有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每年的工資增漲比例是4%,五年后年薪達不到20萬。
工作上沒有大起色,公司著重培養986、211畢業生和年齡35歲以下的年輕人,工作的升遷不再和我有任何的關系。
我也不會再積極參加公司內組織的各項活動,因為年齡的關系會慢慢變得越來越沉默。
五年后現在管我的領導退休了,可能會換一個比我年齡小的領導來管理我。我的辦公室同事也都還在現在的崗位上工作,我跟他們五人在一個辦公室已經共事7年了。
我唯一的盼頭就是早點退休,等著拿到退休工資的那天終于可以不用到這個小小的辦公室每天上班。
我的父母和婆婆接近80歲,我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照看他們。
03 ?45歲的想法
我可以在45歲前離開現在的公司,雖然這家國有大型企業事不算太多(至少不用經常加班)、錢不算少(可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離家近(走路上班30分鐘),但這并不是我想要一直做到退休的工作。
我需要保持一個好的身體,可以應對新工作的挑戰,可以有精力照顧好我的父母和婆婆。
我需要有稍微多一點的資產,保證我離開這家公司后如果做的不好,也可以至少維持2年的生活水準不降低。
我需要提前給我的婆婆購置一套小一些的電梯房,讓她上下樓很方便。
我需要有深厚的積累,對某一個領域從理論到實踐都富有心得和體會,達到可以成為這個領域專業講師的目標。
04 個人公司目標和行動
1、公司的目標一般都是收入和利潤。收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仍是工資,其他業務收入需要考慮投資的收入或是發展特長帶來的收入。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營業成本(所有支出)。與經營公司一樣,兩條路徑,擴大市場或提高份額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費用增加營業利潤。
2、管理提升要做工作。一個優秀的公司必然會有優秀的管理和流程。這里的管理指的是所有的事情發展就是可以控制的,不可控因素少之又少。(市場不可控)管理自已要做哪些工作?
(1)需要增加知識和見識。可以從讀書計劃開始和從拓展自已的見識開始做規劃和計劃,并實施。要做持續不斷的輸入與輸出相結合。并應該有機制定期審視自已的提升程度能否匹配的上五年規劃的進度和要求。
(2)選定一個領域為自身的研究方向。第一年可以每季度確定一個主題,試著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在一起。通過不斷磨合,一年后確定自身的發展領域。(我目前是想向著內訓師方向發展,但必須找準自已的領域和定位)
(3)要做好個人形象管理。從身材到外表,這需要在每一天開啟自律的模式,并且也是要自身行象的精準定位。我的定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走知性路線。
最后以今天我看到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人生,就是一葉扁舟,你我,都是劃漿的舵手。或淺嘗輒止,或激流勇進。選擇不同,結果迥異;付出不同,收獲迥異。